返回第二十四章 千乘之国(第1/2页)  齐霸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莒君赏赐给小白的十乘车马很快被送来了。这儿的十乘车马,就是四十匹马,十辆车。在这个年代堪称重礼了。

    在春秋时代早期,生产力不够发达,即便强如齐国发动战争也动员不起兵车千辆。史书上说在管仲改革后,才有士三万,车八百乘,勉强算作千乘之国罢了。

    如果小白有一两乘车马,就有资格称为小贵族了,有了十乘车马,基本上可以算作中等贵族了。如果有兵车百乘,那妥妥的是有封地,有封臣的封君大贵族。

    莒君现在送小白车马也不过是见小白奇货可居,有希望回国争位才主动示好罢了。所谓的献豆腐和华丽的马车不过是个引子。

    但即便如此,莒君愿意拿出十辆车来做人情,小白还是很承情的。要知道,如今莒国举国之力不过有兵车三百乘,甲士千人,剩下的车马只能用来代步c运输。十辆车对莒国来说也不算小数。

    由此可以推测莒国的国力了。莒国有兵车三百乘,就意味着有至少一千两百匹成年战马;

    每车上有士三人,也就意味着有九百名甲士;每车徒附十人,就意味着至少要三千名士兵。

    要供应这么多车马步兵出国打仗,就意味着至少要有五千民夫随军。这就算是个中等国家的常规军力了。

    要想供应一支如此大军,一兵需要十户来支持,才能保证基本生产。也就是说全莒共约十万户民众。

    每户平均起来约有五到七人,也就意味着全莒国人口不过七十万。这已经是春秋时代早期的中等强国了。

    而同期,鲁国兵车四百乘,人口不过百万。齐国兵车六百乘,人口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万。这已经是当时有数的大国了。

    也许拼凑一二还能再多上百乘,但那显然就超出国家的负担能力了。

    而供养这么一支万人大军,莒国还是靠众多的大小贵族来承担。这些甲士算是莒国的成年贵族,身上有铠甲,有上战场的能力和资格。

    而每辆战车身旁还有十个徒附,也就是无甲步兵。

    起初,他们一般是作为战车前方的敢死队,就如同纣王在牧野之战前征发的号称七十万的奴隶一样。

    这样的人上战场,士气高昂还好,一旦没了战斗,就容易倒戈相向。冲乱了自己战车本身的队形。

    后来,随在时代的发展,战法的革新,在郑庄公时代发明了“鱼丽之阵”,就要求步兵环绕兵车了。因为战法的革新,郑庄公因此而小霸中原。

    春秋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晋国已经拥有四五千辆兵车,楚国也和晋国差不多。齐秦稍差约有三千辆兵车。就连鲁国也可号称千乘之国了。

    战争的发展,武器的进步,特别是弩的发明,使得步兵的地位不断提高。更发展到一辆战车,七十二个徒卒。甚至上百个徒卒一辆!

    至于战国,车兵虽未被淘汰,但明显地位大降,被重步兵和骑兵赶超。称不上具有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力量了。

    而此时的战争因为较原始,烈度缓和,还只是贵族们的战争。追求的是让对手求和纳贡,而非追求斩首数量,以歼灭对手的主力军为目的。这是春秋与战国战争的根本性不同。

    而春秋之前的西周时期,周王室权威犹存。大概宋襄公所描述的战争更符合那时的战争要求。

    那时候,大家都还是亲戚朋友,即便战败了也不会亡掉国家社稷,一次战争死伤的人数不会太多。因此,战争的礼仪还被沿续了下来。

    比如,不鼓成成列,就是不去进攻还没排好队的敌军。

    不能去俘虏对方的国君,见到对方还要行礼。

    君子不擒二毛,不重伤,医药归之。就是对老人孩子们宽容,不杀不抓。对因为受伤而被俘的士兵要治疗后送回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