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一章国政(军政下)(第1/2页)  齐霸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着小白在众人面前慷慨激昂,指点江山,谈笑间,仿佛鲁国已经灰飞烟灭。一众大臣也都兴致勃勃,听着小白提出的美好设想,虽然都知道事情不会有那么顺利,但万一计划实现了呢?

    你别说,还没有被后世里那些玩嘴遁能玩出花来的纵横家们给忽悠过的宋公和莒君,他们有很大可能会按小白的设想来。虽然这计策并不十分高明,乃至都是摆在明面上的计策,但没有吃过亏,就不会长教训。即便是在战国时代都有人被忽悠住,心思还很淳朴的一众春秋古人们就更不用说了。

    没看朝堂上这一帮大臣们,还不是已经被小白提出的这个美好愿景所吸引,听得是如痴如醉,全都感觉长了见识。被礼乐制度所熏陶的古人们,或者说被此时的战争原则所禁锢的群臣们,陡然间觉得发现了一片新天地,原来国家间的争霸还可以这么玩。借助各国之间的矛盾来挑拨这些国家的关系,齐国再借着调停的机会捞取利益,这真是个妙招啊,不用废多少力气,齐国便能够成为霸主。

    这天下间,还有什么能比得上在朝堂上动动唇舌,却能影响到一国兴衰这种事情更令人亢奋的呢?从古至今,男人们对军政大事都是忍不住心中要做一番键盘军事家的的。

    更何况这件事是由主君小白率先提出来的,他们只需摇旗呐喊,啊不对,是拾遗补缺就可以了。失败了亳无风险,成功了可以分享荣耀,这时候为什么不跟着喊两声,表示自己与国君站在一块儿,还在等个什么呢?

    然而,还真有不晓事的愣头青,居然直接在下面说反话了:

    “这事能不能成还要两说呢,你们就先歌功讼德啦?光说嘴谁不会,靠嘴就能让鲁国人屈服?说什么以德服人啊,以礼相待啊,说到头来,还不是要我等武士们去浴血拼杀?鲁国人如果不被大齐的军队打得疼了,只靠一张嘴能够让鲁人真心顺服吗?”

    这是谁呀?怎么那么不讲风情呢?没见我们正在畅想美好前景嘛,干嘛要在此时打扰我们呢?这个声音在乱轰轰的朝堂上成功压制住了一干朝臣们的议论,靠的并不是声音的大小,而是话语中的内容。

    此时,外面已经天光放亮,堂内点起的灯火也将燃尽,也无需再添灯油了。在众人失声之后,火焰即将熄灭前发出的不规则的跳动和吡剥之声传入众人之耳中,更映衬着有些大夫们的脸上明灭不定。有个宫灯因灯火燃尽而熄灭,发出“噗嗤”的声音,虽然烛光亮度几乎没变,但有的大臣还是感觉堂中暗了不少,心中放松下来,仿佛黑暗可以遮挡一下自己脸上的红晕。

    但这还是难掩饰自己心中的羞怒,于是一众大臣纷纷左顾右盼,四处寻找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终于将目光锁定到一个年轻的小子,公孙雍身上。于是马上就有人跳出来打脸了,一个大夫气势汹汹,公然责问起公孙雍,说道:

    “公孙大夫你这是什么意思?是在说主君和宰相的决策不对吗?”然后转向小白,向小白表忠心道:

    “下臣请求君上斥责公孙雍这个犯上之臣,他竟敢公然在朝堂上失礼,请君上您惩处他。”明明是公孙雍提出了和他们不同的意见,这番话居然被他们恬不知耻地改为是对小白决策的反对。

    只把年轻气盛的公孙雍气得牙关紧咬,眼脂死死盯着说话那个人,身体绷直,手中紧紧握住他的佩剑,似乎想要一言不合就拨剑杀出来。当然,在这春秋之时的朝堂之上,互相撕打还不鲜见,但要直接拨剑互砍可就过分了,所以公孙雍还是死死盯着,却没动手,只是以言辞反驳。

    小白在一旁看着这两伙人在争吵,心中还是很满意的。做君主的最怕自己的手下一言堂,也担忧自己提出的建议无人附合。所以公孙雍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让小白很高兴,而一众大夫们不管出乎什么原因来当小白的应声虫也让他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