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章 简字(求收藏)(第1/3页)  齐霸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泮宫之内,书声琅琅。

    一个教室里,几名小学的学生,手里拿着新制的纸质课本,在教师的带领下讼读此时的蒙学课本――《史籀篇》。

    如果你仔细地看他们手上的书本,便会发现那上面的字体都是些简体字。但对这些从未进过学的少年来说,一开始便学习简体汉字可要比学习那些篆书容易多了。

    在小白下定决心要在齐国国人之中普及知识和文化之后,便决定在齐国用简字取代复杂无比的篆书。为此,小白将后世里的汉字先根据《史籀篇》上的内容写了一遍,确认没什么问题之后便将简体字对照着写了出来,于是简体字便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上了。

    但是要将简体字给推广开来并不是件易事,因为此时通行的文字是篆书。篆书的规范和复杂为学习文字树立了一道天然的门槛,是有利于贵族们垄断知识和文化的。而且现在的有文化的人已经全部用上篆书了,要推广简体字便要让他们重新再学一次文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改变文字也是变法,要想立刻改变一个人的书写习惯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为了能够在齐国改变文法,小白先征求了自己的老师鲍叔牙的意见,鲍叔牙毕竟和自己一同见识过那次海市,所以小白可以托是太公望所传授这件事来说服鲍叔牙。在得到鲍叔牙的支持之后,小白便又将这件事告知了自己最信任的几个大臣,又得到了管仲和高傒他们的支持。

    毕竟简体字相较于复杂的篆书来说,无论是学习还是使用都要方便太多了。而且简体字毕竟是脱胎于篆书,都是象形文字,书写之间总有规律可寻。又兼字形规整,书写规范,方方正正,很有美感,所以到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甚至管仲还私下里向小白建议借助普及新字这件事来加强小白作为君主的权威。毕竟小白所说的梦入仙境得见太公,太公便将齐国的社稷交给了小白这件事实在是太有传奇性了。这完全可以成为小白入主齐国的法理支持的一部分。

    这件事一旦能够证明这件事是真的,或者在人们心巾认为它是真的,那对增加小白在人们心目中影响力有莫大好处。这件事在过去只能是作为一种传说而流传,因为没人能证明小白真的见到过太公望。

    小白也没法为自己证明,只能通过一些日常表现来当佐证,而在简体字出炉后,便又为这一传说增添了一桩铁证。要知道一种成熟的文字总不会凭空出现,总要有个源流,有什么能比太公望更合适成为传授小白简字的老师呢?

    后世里托名人或先贤来为自己谋取名望的情况太多了,所以小白欣然采纳了这个建议,将简体字和太公望挂上了钩,不断进行宣传。即便如此,在小白将这个想法在朝中提起之时,不出意料又引起了一帮大臣们的反对。

    一众大夫们里虽然不清楚小白会拿出什么样的字体来替代篆书。但一听到小白这个想法,便连连摇头,仿佛小白在干什么大逆不到的事一样。大夫伯偃便劝说到:

    “君上,上古之时,先人结绳记事,仓颉观鸟虫之印,依类象其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先圣制文字,天雨粟,鬼夜哭,盖文字乃文明之本也。

    因有文明方有华夏,现在天下之间语言虽有不通,然文字相同,此亦华夏之区别于夷狄也。金文疏漏之处甚多,所以周王始命史籀作文,统一行用篆书,文法是如此重要的事,岂能随意更改。”

    小白连忙将自己整理出的简体字拿出来,分发给属下们观看,一边说道:

    “上古之时,结绳记事,而先圣作文字,契书始得流传。但由于古时文字不够岗洁,难学难写,所以太公望便结合钟鼎金文和篆书,将篆书简化之后整理成文,现在又传授给我,希望简字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掌握知识。只要简字能够广泛推广,齐国百姓得到教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