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3章 庠序之教(第1/2页)  齐霸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师清在和小白谈论的泮宫子弟不用心学业的问题是世卿世禄制之下的顽疾了。贵族天生就是贵族,只是因为他的出身和血统便可以天然地拥有权力,至于学问好坏没几个人重视。

    由于知识和文化被垄断于官府和贵族之手,平民想去学习都没地方可学,而贵族子弟即使再废物,也能从父兄的所作所为中耳濡目染,让自己接受一定的教育。即使他们能学到的东西不多,但他们日后登上的舞台也会给他们打开视野,拥有常人所没有的阅历。

    教育本来就是上下阶层之间流动的一道阶梯,而世卿世禄制和那些鼓吹血统论的调调都在拼命压制阶层流动,他们不但用行政权力来压制,用武力来保障,还要用教育垄断来断绝下层开阔视野的机会,蒙住他们的眼晴,堵住他们的耳朵,迫使他们只能在田间工坊劳作一生,如同牛马一样。

    所以小白才会要在齐国普及简体字和使用纸张,为的就是能够降低教育的门槛,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至于推行简体字所造成的一时不便,其实也只是对能够识字的人造成不便。

    这种不方便和后世之人从繁体字改写为简体字没什么本质不同。虽然将篆书一步跨跃到简字看似步伐大了些,但简字毕竟是从篆书所不断演化而成的字体,还是有规律可寻的。更兼有个同样简化的金文作对比,就更能体现出简体字的规范简洁,书写方便。

    所以书写上的不习惯只是对那些需要写字的人来说不方便,但他们本身就拥有一定的知识,让他们改用简体并不难。而对那些本来就不认识字的人来说,字体再怎么变化也和他们没关系。

    所以简体字要想推广开,只要让认识字的人学会了就可以了。这群人在整个齐国主要是贵族士人,把能识几个字的算上也不过万人上下。只要小白勤加监督,在日常中加大使用的次数,三年之后的简字应该就成为人们的首选字体了。

    而简体字的大规模推广除了知识下移,造就许多新人才之外,势必会催生对笔墨纸张的大需求。看来我回头应该加大对造纸作坊的投入和研发了。

    纸这种轻薄柔软又廉价的好用的书写工具对能够读书识字的人来说应该是种必需品。而现在又只有小白掌握着它制造和改良的方法,齐国的纸张还是这世上独一份的东西,那么应该能为小白和齐国带来不匪的利益才对。这种既能利国利民,又能为自己的口袋里增加财货的好东西值得自己为之下功夫啊,小白在心中暗想。

    现在的小白正和师清走在临淄街里之间的小道上,在师清说自己要去一个学校里去教学生识字时,小白对此有了天趣。他今日已经见过国学里的最高学府了,但对乡学还没有点认识,所以他立即提出要跟随师清一起去乡校里看看。师清见小白表现的很热心,也欣然同意小白和他一起去,于是两人便步行前往,身后还跟着个尾巴,也就是小白的侍从孟由。

    这处乡校严格来说不能算乡学,它处于工农商杂处的市井之间,规模又不大,应被称之为“闾塾”,也就是现在的社区学校。这里的学生都是些附近的国人的子弟,他们在这里上学也就是为了能够认字识数,算是增点见识罢了。至于什么礼啊乐啊的对这些人来说都是些没用的东西,既没学生去学,也没老师教导。

    乡学也是官学,里面的老师即是当地的官吏,也当兼职教师。这处闾塾的老师都是一些级别不高,年轻大了的官吏,他们的学识水平都不高,来这里纯属为了养老,在过去也只能教导孩子认字识数罢了。

    即便如此,他们也很受尊敬,因为他们掌握着普通人没有的知识,而是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受点教育,将来能有出息。

    但毕竟他们已经老朽,难以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养份,所以有师清这么个从泮宫里来的老师到来,所有的学生家长都很高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