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3章 宿(xu)国(第1/2页)  齐霸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隰朋要从鲁都曲阜前往宋都宋城,也就是商丘,需要向西南方向行个天。宋鲁之间的路上并不好走,除了有济水c荷水这种大河之外,两国之间还有大大小小不少湖泊沼泽,有名的像大野泽,孟渚泽,雷泽,后世的荷泽之名便是起源于这里的九个湖泽。

    大野泽便是这其中最有名的一个湖泊,它在历史上不断地随着水源增多而扩大,随着泥沙增多而淤积。几度增大削减,最后一直存在到宋朝,和梁山泊融为了一体,到今天只剩下了一点东平湖残迹。

    但现在的大野泽,正处于一个湖泊的盛年之时,它东连济水,西连泗水,东西宽百里,南北长三百里,呈一个门字形,是一处真正的大泽。之所以称之为大野,或者说巨野,是因为此地一马平川,在东部泰沂山脉的人看来这处平原就是一片大野。

    大野泽所处的淮泗之地,众多湖泽之间,自古以来便是物产丰富之地,又是交通便道,是先民们繁衍生息之地。据说以蚩尤为首的八十一个部落便居住生息于此,他们枭勇善战,曾经和黄帝在北方的钜鹿作战,但由于他们居住于水泽之滨,不适应在晴天作战而战败,失败后的余部除了向南逃之外,剩余的便留在了华夏族。

    随着沧海变桑田,这些到底是不是真的已无从考证,但此处多有古方国留存倒是真的。像宿(xu)国,须句,鄣,遂,成等一众小国便居于大野泽之四周。隰朋从鲁至宋,便须经过宿国,至乘丘,过济水,再向西南行才能抵达宋都商丘。

    虽然说大野这块地方适宜先民生存,但那说得是在渔猎时代,农耕时代里这些时常泛滥的大泽并不怎么受欢迎。大概是因为此时降水比较丰富,这些与大河相连的湖泊有时泛滥起来犹如海啸,会摧毁吞噬靠近湖岸的一切。

    不过隰朋来时已是冬天,最容易发洪水的夏秋之季已经过去了,所以这时的大路十分通畅。鲁国人通向西方的周道上平坦又宽阔,深厚的黄土地被人和往来的车马夯实,原野平坦似乎什么地方都可以跑马车。

    驷马之车轻快地拉着隰朋和他的随从们奔驰在原野上,隰朋还能从车上看见不远处的巨野泽。远离城邑之后有大片大片的荒野未被开垦过,冬日里的草木依然茂盛,食草动物和飞禽繁多,显示着这片土地生机勃勃。

    这块开阔的平原正是后世里农业发达,人口众多,土地开发的十分完全的地方。但在此时的春秋时期,这块土地还是野生动物的乐园,除了国都和城邑周边有人类活动,很多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都只有鸟兽鼠雀。在大路周边,隰朋的手下们还发现过狼群,那群像狗一样的动物完全没有狩猎的想法,却已经将拉车的马吓得惊躁不安,但最终双方只是保持着安全距离,没有起什么冲突。

    在野外的夜里,隰朋等人夜宿在一个小湖边,随从们将马车环绕成一个半圆,人和马匹便呆在马车圈里面。其实他们本可在城邑里过夜的,但隰朋那急切想要到宋国的心却让他不断催促自己的手下赶路。

    结果没能在天黑之前到达附近城邑,只有在野地里点起一堆堆篝火,用上齐国最新式的铁锅,煮上一锅粱米当晚餐。不过晚餐的菜色并不单调,在这附近有丰富野生动物,随行的武士只是游猎了一圈,便收获了几只兔子野鸡,还射杀了一只鹿。

    清晨起来,隰朋的马车肩负着王命继续向西南宋国的方飞向弛。行到日头升起,偏向东南,隰朋等人便又见到了熟悉的垄亩和村落,这便代表着他们穿过野地,又抵达一处城邑或方国了。

    隰朋从马车上探视那道路两旁的村落和农田,又仔细地向前方打量不远处从平地上凸起的山丘,那是在广阔平原上的一处城邑。在休息之时,隰朋用手指着那座城市问身边的商人兼向导,说道:

    “前方那是什么地方?还是鲁国人的城邑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