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4章盐市(下)(第1/2页)  齐霸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盐在古代人眼里是种珍贵的东西,自从人们脱离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期,盐就成为了进入农耕时代人们的生话必需品。但对春秋时代的很多人来说,吃不起盐而必须终年淡食是种常态。但长久不吃盐也会造n虚弱无力,所以在农忙之时必须多吃点盐,好有力气去忙田里的活计。

    现在还是冬天,没什么重体力活动的时候穷人们舍不得吃盐,但到春耕之时,盐的需求就大了。郑国商人奚施便是打算在齐国买上盐,运回不产盐的郑国去,狠挣他一笔!所以在晚上他还在无盐女那儿鬼混,但一大清早他就跑到隔壁盐市里去了。

    这处新建的盐市是座封闭型的坊市,外面用夯土墙围了起来,进出都有一个门,门口有士卒持戈守卫。但令奚施感到惊奇的是,这处盐市居然没有税官在门口收税,人们可以随意出入坊市之中。

    在其它国家坊和市都是严格分开的,居住区称坊,商业区称市,市里一般不住人。此时的市都是建一个四四方方围起来的地方,白天开门,晚上闭市。进出坊市都要交税,哪怕你不买卖东西,只进入坊市逛一圈也是要花钱。各国之中只有齐国的商业太过发达,出现了坊市混住,前店后家的方式,这也是齐国工商业发达的一个佐证了。

    但在此处盐市还是采取了封闭式的市场,主要是为了方便管理,只是取消了出入税,只对货物收税。在齐国新修订了律法之时,小白还是采纳了管仲那个“市关讥而不征”的建议,也就是关与市只检查而不收税。

    当然,这仅限于那些不买卖东西,单纯想进市肆里去看看的人,买卖货物还是要收税的。齐国现在关税要值百抽五,市税十税一,这个税率也算比较正常的。至于史书上在管仲变法后齐国收百二的关税,百五的市税,小白想说再等两年吧,现在正缺救急钱用呢!

    不过取消了出入税也是个善政,至少奚施这个不打算在今日买东西的人便感到很满意。现在天还早,新建的盐市里空落落没几个人,这盐市中也没有想像中的商贾在肆中叫卖的场景,只有只有一处二层的楼台,一些装盐的仓库。眼见街上无人,奚施只好进入那处楼台之中,当奚施进到楼台里面,不由深感震惊。

    楼台是座明堂式建筑,里面有两层,一进门便是大厅,旁边有几个偏厢,二楼上有回廊。大厅之中摆满了一排案几,案几旁边坐着一群人,有穿白衣的质人,也有身着丝衣的商贾。一见奚施进来,一个质人连忙迎了上来,热情地说道:

    “这位先生如何称呼?可是要来贩盐的?我是官府的质人,不知可有什么能为您效劳的?”奚施施礼回答道:“郑国商人奚施见过官长。”那人笑一笑,一边回个礼,他便拉着奚施向厅堂里走,一边说道:“快随我入室内,饮碗热姜汤去去寒气。”

    质人就是官方的中介,如此客气的质人奚施倒是第一次遇上,推辞不过的他只得跟随这个质人进了大厅里面。厅中面积不内有十几座案几,几十号人在这里。厅中央的火盆里燃有炭火,炭火烧得通红,让室内很是温暖。质人将他引到一处案几之旁,又为他倒上一碗热汤,一边说道:“客人来得好早,我们这盐市也是刚开张,还没做几次买卖。客人请饮。”

    奚施双手接过,一边好奇地旁观不远处另外几张案几上的商人。有一对质人和商贾明显是在谈生意,其中那个嗓门很大的质人说的话让他也听得很清。

    “君上有令,齐国关市讥而不征,你只要在这里买了盐,便发你一张书券。书券为你买盐交税出凭证,就和以前的质剂差不多。不过是纸质的,上面有你运输食盐的数量和价格,只要有书券便不会再次征税啦!”

    那个质人手里拿着一张书券在展示,奚施不由看了过去,几个买盐的商人也看了过来。纸这东西奚施已经见过了,在他看来这东西和简牍也差不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