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6章山中之宝(下)(第1/2页)  齐霸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原山一带林木茂盛,良材众多,山中多有榆c桦c青冈c槭c楮这些适宜烧木炭的树木。于是在秋末之际,金风起时,齐国每年都要征发野人伐木,砍伐薪柴,在烧炭工匠的带领下,烧炭以供应临淄所需。

    临淄人口众多,国人们每年过冬都要烧炭来取暖,炭又是青铜和铁冶炼铸造上的重要原料。齐国发达的青铜铸冶工业本来就要消耗很多木炭,现在又多了冶铁工业,消耗更大。为了满足木炭的需要,各国都专门设立官员,负责掌管烧炭之事,司徒的一个重要职责便是要掌炭。

    像原山这样有丰富森林资源的地方,齐国现在都派虞人负责守卫,禁止在春夏时节随便砍伐。而对居住于南鄙的野人来说,每年秋天伐木砍柴和烧炭都是正常的劳役,即使小白即位之后要减轻劳役,但因这木炭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野人们伐薪烧炭的劳役也少不了。

    今年秋收之后,南鄙的野人便被召集起来,进入山林之中,伐薪砍柴,准备烧炭的原料。这里的薪是指乔木,柴是指灌木,而烧木炭要用大的树木来烧,柴草经不起火烧,一下便烧成灰烬了。

    由于齐国去年要安葬齐襄公,又要冶炼生铁,消耗了大量木炭。为了让临淄的贵族国人们有足够的木炭过冬,今年征召的人数还要较住年多一些,为的就是多储备一些木炭。

    好在今年齐国在工具上有了很大进步,铁制的斧斤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效率。青铜即使配比得当,较铁比起来还是显得更脆,易碎的青铜在伐木时容易损坏。虽说生铁也有这个问题,但只要经过柔化处理,铸造的斧头还是要比青铜强不少。

    于是,在原山附近的几个小山头上,伐木的野人卖力拄舞着手中的大斧,不断地砍在一棵棵不知长了多少年的大树上。当树木底部的两侧被砍的很深,只留下中间一段还支撑着大树不倒下,几个人便拉起拴在树上的绳子,喊着号子将树木拉倒,以免树倒砸死了人。

    当大树带着它的枝叶倒下,伐木的人将它的粗大的树冠砍掉,只留下它笔直的树干。这些树木会在阴干之后变成木材,最终被扎成木排,沿着袁水送往下游,至于它最终被人们制作成什么,就没人会关心了。

    树干会变成木材,剩下这些大腿粗细的树枝就是烧炭的好材料。烧炭工将这些粗树枝锯成段,送入炭窑之中,再用剩下的枝叶在窑口点火,将其烧制成木炭。烧木炭也是个有技术含量的活,没有经验只能烧成灰,或是变成没烧制完全的炭头。

    小白自临淄出来刚十余日,虽然遇上了施伯和曹沫这两位鲁国贵宾,还是专门来给他送她未婚妻姓名生辰的媒人,但就算这样,小白也不打算现在返回。

    施伯对此很是不满,曾质问过小白:“齐侯对纳吉之礼如此轻慢,难道就不怕日后婚姻不谐?”

    小白倒是对此很是坦然,这桩婚姻本来就是政治联姻,又能抱有多少期待?小白对这位王姬所知不多,但对历史上的桓公有多好色可是知道的,相较之下自己肯定对婚姻负责多了,所以小白回答道:

    “纳吉之礼是要占卜吉凶,也就是向苍天和祖先神灵寻求答案。可是婚姻本来就是男女之间的事情,男女双方互相尊重,相敬如宾,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两人白首相伴至黄泉。那些占卜之后是吉卦,而之后的结果却相反的事情还少吗,晚一天占卜又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小白便自己跑到伐木烧炭的地方去看稀奇去了。

    在原山附边的这些小山上,常有一缕缕白烟升腾而起,远看宛如仙境一般。然而当你走进这些冒烟的地方,便会发现此地一般都烧制好的木炭垒筑的如山一般的炭垛。小白要去视察一下此地烧炭的实际情况,便向着冒烟气的方向前往即可。

    小白来到一处正在烧窑的炭场面前,看到有不少烧炭工正在忙碌。木头被送进简易的土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