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1章红泥火炉(第1/2页)  齐霸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处理完齐国这些日子留下的政务,小白一面派人去请大宗伯公孙奉己,向他询问有关纳吉礼仪上的事情一面又让管仲他们来参观小白从南方带回来的煤,体验一下这化石燃料的神奇之处。

    小白此次从南鄙运回来的煤并不多,大部分都到制陶和冶铁作坊那里了。被小白带回宫中的只占一小部分,也就是只够做个实验罢了,以小白宫中那庞大的消耗来说,还不能指忘用煤取代木炭来取暖。

    需知,此时北方的冬季没有煤炉与土坑,取暖都是要用火盆或是鼎来取暖。鼎器当然只有贵族才能用,平民用个陶盆里放上木炭也能当火盆使用。如果连个陶盆也没有,那就只好用烧饭之后的余烬来保持温度了。

    穷人们没有丝棉什么的来做被盖,便用谷草来代替,即铺又盖,却是他们唯一的保暖物了。而像丝麻等衣裳价格并不低,他们一年到头也不一定置办的起一身。所以,对此时的平民来说,冬天只有尽量少出门,才能避免冻死在外面。

    而在小白返回齐国之后,为了能过个温暖的冬天,小白便将后世农村里时土炕给发明了出来。在整修小白自己住的宫室之时,小白便命人建起了土炕和烟道,只要在外面烧火,室内便温暖如春。

    毕竟此时的火盆里的木炭烧起来虽没有烟,但它不完全燃烧会不会造成煤气中毒可说不准。而土炕和夹墙这种烟道可以密封的比较好,即没烟火气,又能温暖室内。

    但毕竟齐国的宫室都早已建好,夯土筑成的建筑可经不起大的改动,像明堂这些大的宫室要改建几乎不太可能。小白便在自己常住的几个地方先让人改建了一下,所以明堂里还是要靠火盆来取暖。

    管仲他们对小白所说的“煤”也很好奇,听到小白的邀请当然要赏脸看看。煤相较于木炭来说更难点燃,放在火盆里也不易燃烧,需要有专门的炉子才行。所以小白还专门自行设计了一个烧煤的炉子,是用铁为骨,以粘土作炉壁所制的红泥小火炉。

    小白先在下面的铁架上放入点燃的木柴,待木柴燃烧之后,再放入小块的煤炭。由于刚开始点火,陶制的烟筒管道不能抽出烟去,炉子里浓烟滚滚,十分呛人。一个负责平曰里看管火盆的寺人见状,急忙将工作从小白手里接了过去,将小白给解放出来。

    “君上,这石炭似是不如木炭好烧啊,木炭燃起来无烟,这煤的烟太大,只怕人们不爱用。”众人看着小白的狼狈模样,都忍不住想要发笑,还是管仲先提了个话题,化解了小白的尴尬。

    “过一会儿就好了,再过会儿火把煤点燃了就好了,这煤是要比木炭难点燃。不过此物胜在不用伐木烧炭,乃是从山里直接挖出来的。只不过用了十个人,便一日间挖出了近万斤煤,不比烧炭要方便?

    依我之见只需三百人在山中挖碳,其产量也胜过三千人烧炭。用人工少而价廉,可以让用不起木炭的庶民也能烧得起,瞧,这不是燃起来了,看看吧!”小白又向火中添加了几块煤,用一根长铁条捅出一个火眼。开完火眼之后,小白一边将一个壶放在了火炉上,煮起红枣姜汤,一边和众人介绍煤的生产情况。

    众人看着那炉中升起的橘黄火焰,火力旺而无烟,倒是对煤的印象改观不少,听了小白介绍,也是惊叹不已。不过众人中还是有管仲宁戚这种熟知民间疾苦的大臣的,宁戚便说道:

    “君上,这炉子里可是有铁作肋,铁价虽低,也为美金的五分之一,一个炉子单这些铁就价值不菲,寻常人家哪个用的起。就算将来铁便宜了,或是用陶石来代替铁,怕也价格昂贵,没多少人用的上。”

    管仲也说道:“君上,现在用得起木炭的都是富人,穷人只有用孚炭或是柴草来烧火取暖。虽说煤要比木炭易得,价格也要低一些,但要从百里之外运来临淄,耗费恐怕也不小。这煤既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