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7章铸剑为犁(第1/2页)  齐霸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夏历五月,齐都临淄。

    齐国新晋的上大夫宁戚与几个田官一脸喜意的站在金黄的麦田里,看着这一片金黄的麦浪。此时的小麦都是些高杆的种类,与后世的那些矮杆小麦比起来既不抗风又不抗旱,一旦种的时候掌握不好天时,说不定只能收获一地麦杆。

    而且此时的小麦无论是产量还是磨成粉后的口感,都较后世相差甚远。但在水肥充足的情况下,小麦的产量远胜过粟黍,而麦收时在五月,又能让农夫收点夏粮,撑到秋收时分。

    宁戚不顾麦芒扎手,用手臂圈起一捧麦穗,感受着手中沉甸甸的麦穗的重量,用手轻轻搓揉,搓出几粒饱满实诚的麦粒,宁戚不由开心的大笑起来,好好体会了一番这丰收的喜悦。

    春秋之时的麦子并非主食,有了更易煮熟和消化的粟米,不脱壳的麦粒实在难以被人消化,所以口感较差的麦子一直不被当作主食。而小麦成为主食是在石磨大规模使用之后,磨成麦粉后才被人广泛接受,也才有了后世种类多样的面食。

    在小白和宁戚力排众议之下,齐国于秋天大规模开垦田地,利用秋收之后的农闲期种植冬小麦。即便如此,国中还有很多人将小白种麦视之为徒耗民力,浪费耕田中肥力。

    在小白和宁戚开始用粪肥田之时,又有许多人嘲讽,认为施加了粪肥的田地,种出的五谷还能让人吃吗?不过那些议论之都是吃膏粱的,纵有麦饭他们也不会去吃,他们的议论当然也不会被小白重视。

    正在宁戚和田官们开始取样测量这块地的亩产之时,从临淄城的方向过来了几辆车,前面车上坐着的便是齐国的宰相管仲。在小白率军出证之后,以管仲和国懿仲主持国政,国懿仲统领着齐国的公室军队,管仲负责署理民政,也为出征的大军提供后勤保障。

    宁戚于路旁拜见了管仲之后,对管仲说道:

    “宰相,您不在城中处理迁移的谭人,怎么有空来这田间地头,不知此来所为何事啊,难道也是来看丰收景象的吗?”

    管仲听到宁戚略带玩笑意味的话语,知道因为自己对农事不熟悉,平日里也不会关注农事,所以宁戚对自己很有意见。现在宁戚见到自己不在城中处理政务,却跑到田间地头里来,必然知道自己是有事来找他商议,所以宁戚便借机调笑一下。管仲倒是对宁戚的这种举动不反感,他也笑着说道:

    “哎呀,原来这麦子已然成熟了呀,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广阔的麦田呢,当然要来看一看。怎么样,这田中的麦子产量测量出来了吗?今年麦子的产量较往年如何?”

    宁戚笑着对管仲说道:

    “是啊,以往麦子只是野人于自家私田里种植,地块小种的也少,像如此大规模的成片种植倒还是第一次。你看这块田里的麦子,长得是多么整齐,这便是用铁犁深耕,再用耧车整地播种之后的麦田。

    麦子在下种之时要注意时间,种的早了小麦不好过冬,种的太晚会不分蘖,都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去年耕种之时,我是专门请教了齐地的田官老农,专门挑选了合适的时间才种下的,无论天时还是升子都很合适。

    这样的麦田经过灌溉和施肥之后,其产量亩产约为一石,比起种栗来用种子还要少,今年齐国这二十万亩田大概可收麦二十万石,比起往年来又是丰收了。”

    管仲在听到丰收这个词之后连连点头,但心中已经波斓不经了,因为管仲在路上看到今年那整齐的粟禾,不用猜也知道今年必定又会丰收。想到此处,他对完成小白托付任务的信心又多了几分。管仲想了想,对宁戚说道:

    “好,既然今年小麦丰收了,那便抓紧时间对麦田进行收割吧。君上前日来信,说谭国那边今年的春耕已经完全荒废了,谭地中的粟田今年已经不能指望了。君上正在动员谭地百姓,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