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6章借势改革(第1/2页)  齐霸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历十月初,齐宫的朝堂上,小白与一众大臣全都列席,这是小白在返回临淄之后第一次举行早朝。小白离国数月,虽有管仲在朝中主持国政,但他毕竟没有小白的权利地位,有些事情由他干也不方便,所以还需小白亲自来处理。

    朝堂上小白处理了一下前几个月存下的悬而未决的政务,在解决完之后小白又与一众大臣分派齐国秋收的事宜。眼下秋收为齐国第一要务,当然是齐国君臣所关注的重点。

    今年在秋收之后也不能让土地闲着,现在齐国的冬小麦种植大获成功,而谭城济南等地也需要小麦来救荒。这件事小白交给宁戚负责,无论粮种还是农具都由临淄调运,努力做到边疆地区的粮食自给。

    宁戚说完之后,管仲便开始讲述齐国的常平仓计划,丝毫不出人意料,这个计划在朝堂上褒贬不一。事关自己家族的利益,有不少人拐弯抹脚的反对,不过小白已经下定决心推行,因此直接拍板定案道:

    “常平仓既可屯积粮食,增加仓储,事关齐国粮食保障安全,可以说是利国利民之事,岂能因私利而不为。现在齐国拥有新式农具和耕种良法,庄稼普遍增产,列位大夫通过粮食放贷来牟利,一年又能获利几何?

    我看不如把放贷的本钱用在购买新式农具上,有铁犁耧车相助,开拓田畴,经营领地,所付出的本钱几年便能收回,而多开垦田土所带来的利益,可是能够传于后世的,诸位多想一想吧。”

    小白对那些反对的大臣很反感,齐国的贵族真是堕落了,没有早期先祖们在盐卤沼泽之地披荆斩棘,封邦建国时的勇气与斗志了。或者说这些拥有领地的大夫们大都目光短浅,他们喜欢通过放贷的方式来分食齐国人民所创造出的财富,却不愿意将钱投入到生产领域里,将财富之饼做的更大一些。

    齐国的贵族们也并非亳无眼光,在以往的生产工具放率不高的情况下,通过放贷盘剥要胜过辛辛苦苦耕耘。但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在领地上用新工具所能获得的利益已经不小了,足以弥补他们在上所损失的部分。

    只是大部分贵族们都贪心不足,只希望由别人来做大饼,他们再利用权利地位从中分割最大一块。因此他们只希望能够放贷给民众,让他们去购买农具,然后再用多收获的粮食偿还利息。

    当然这种借贷绝非温情脉脉的助农贷款,而是抽筋剥骨榨髓的,够农夫还一辈子那种。小白当然不想让这些压榨百姓的贵族得逞,所以便需要在政策上多关注小农的利益,而要做到这点,就需要多管齐下,打击齐国的食利阶层。

    要想让国家进行一场触及既得利益者利益的变革,要么执行者极有威望,能够压得住利益集团的反扑要么国内正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不进行变革不行了,既得利益者也能吐出一点利益,与国家共渡时艰。

    而现在小白面前就有一个好机会,在国内因为农事的变革小白获得了很高威望,而国外楚国北进的咄咄逼人之势也令齐国上下多少感受到一丝威胁。齐国上层主政的小白和管仲有了变革的意图,现在齐国外部有楚国的压力,但暂时又对齐国没有威胁,这便是变革的基础。

    楚国人的这次北上不同于在汉水流域自己家附近称王称霸,他们打败蔡国之后,就将势力一下子扩充到淮河上游的汝水一带,已经确实威胁到中原几个邦国的安全。蔡侯现在被执于郢都,下一个倒霉的会是谁呢?息国c许国c还是郑国陈国?

    小白在获知蔡国失败的消息之前,早知道结果的小白便遣使赴蔡,游说蔡人。小白派出的使节建议他们派遣使节联络中原各国,向华夏诸国控诉蛮夷楚国的侵略行径,不管有没有用最起码要获得道义上的支持不是?

    在蔡侯献舞被虏,蔡国人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便派出使者向周王和华夏诸侯们告急。可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