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5章济淄运河(第2/2页)  齐霸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临淄则居于东方一隅,本身要与中原沟通全靠车马,在运输粮食之类大宗货物是很困难的。但只要济水与淄水相连,齐国的鱼盐丝麻,陶漆之器,便可源源不断输往中原内陆而中原之粮食,南方之铜锡c犀甲鸟羽,也能大量输入临淄,我国便可货通天下,坐拥商贸之利。”

    只不过管仲这个考量还有些太早,毕竟全国的商贸还是通过陆上进行,而水运则因船舶及航道等原因尚不普及。这年代又没有大军远征需要供应粮草,也没有京都缺粮需要开辟漕运这种情况,这使得大宗商品贸易不普及,少量奢侈品也仅供应贵族,靠陆路那点运量也够用了。

    但小白还是努力从军事角度来说服他们,比如用北方狄人的南侵来举例,论证齐国修这条河的好处。

    “齐国过去与华夏诸国用兵,战事进行的时间都极短暂,这是因双方都没有足够的实力,来进行长期的战事。

    而北方的狄人不同,他们逐水草而居,根本不用考虑农时,甚至能做到一年四季都可进行骚扰,战事若胶着时间太长便影响我国国力,诚为我国未来大敌。

    而修条连接临淄至济水的运河,我们便能靠水运运输士卒粮秣,耗费少而运量大,更可借济水为道路,派兵深入中原腹地,各国岂敢不臣服?”

    从农业到商业,再到军事上的好处,这条运河似是非修不可,众位大臣们也都动了心。但修运河势必要征发劳役,隋炀帝的大运河,把隋朝上升期的国力给耗尽,元末修次黄河便逼得百姓n,可见没有一定组织水平,这大修水利也是件麻烦事,更易加重百姓负担。

    齐国现在便有这个问题,由于没有大规模建设的经验,要修这运河水利,无论人力还是物力的耗费都还未知。物资齐国还不太紧缺,大臣们担忧的国人抱怨才是现实问题,国人和农夫不好得罪。但现在小白在败狄之后俘获三四千狄人青壮,这些人当然不能全都变成牧奴,不如让他们在水利工地和矿山上为齐国做贡献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