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6章船场之议(第1/2页)  齐霸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什么?君上要在薄姑建一座船场?”王子成父感到有些惊讶,不明白小白此举用意何在。

    春秋时代的造船技术实在不高明,即使在商周之交便有武王乘船伐商之事,但内河航运还不算天下交通的主流方式。现在的天下仍是小国寡民,技术的传播与发展可不是一般的慢。

    在这种情况下,船只的建造也始终未形成规模,其技术也长期得不到进步。王子成父反而对小白如此郑重的提出要建船场而到诧异了,齐国又不是没有造船的方,这是不是多此一举?

    小白见王子成父的反应有些无奈,这年代船只的作用也就用来作摆渡c捕鱼,建个浮桥之类,远比车辆的地位要低下。而春秋时代的战争集中在中原一带,战争模式以车战为主,水战从不是主流。

    春秋未期及至战国,也许有了铁钉的使用,使船只突破了榫卯结构,有了更多的可能也许是战争规模扩大,战争模式转变,对后勤的需要增加,水运的优势展现出来总之,这段时间里造船技术也开始突飞猛进,能在近海航行的大船也不罕见。

    考古中发现的秦汉船台,可是能建五十吨的船舶,其种类也很丰富,艨冲斗舰,漕船楼船,水平已经很高了。春秋秦晋之间有运粮的泛舟之役,齐吴之间有瑯琊海战,这都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

    有了与秦汉同代技术水平的齐国,在造船上也只欠缺经验积累罢了,只要经过几条船的建造,这些就都不是大问题。小白希望能选一个合适的地方,建设齐国控制沿海内水的水师基地,这就需要选一处适合造船的地方。

    小白选薄姑也是情非得已,首先薄姑是座大城,水陆交通方便,商贸十分发达,获取物资比较容易。其本身又位于济水之南,时水以北,还是齐国新建的勾连济淄的运河河口处,有这么好的先天条件,不选此处选哪里?

    “是建一座大船场,每年至少要建造百十艘大船,这可不知道需要多少造船工匠,荫干木料,铁钉铁器。要供应这么多人吃喝,要储存它么多物料,这个船场的规模不比新建一座城邑要小。

    何况除了造船的工匠,我还希望建一只水师,在济水上可以遮蔽南北两岸,防止狄人大规模南下侵扰也能以舟楫代车马,使齐国士卒深入中原,济水便为齐国控制各小国的绳索。这些工匠c水手c士卒,以及他们的家人,这么多人一开始总要有个地方驻扎吧,建座新城也是需要时间啊!

    而且船场不但要为济水和运河提供船只,还要建造能在海上航行的船。内河里的船只与在海上航行的水文条件不同,内河可以选择用平底船,而海上风大浪高,不建得更结实一些可能会散架,所以需要两种船型,都要在这里建造。”

    小白倒也希望另起新城,但一方面运河还未修通,人手尚不溥使用,不可能再起劳役做下一个工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小白去过薄姑,知道薄姑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不好好利用就太浪费了。

    在小白提出了关于水师的设想之后,王子成父便有些沉默了。尤其是小白提出通过建设济水水师,沿河溯流而上,则沿岸各国皆受齐国所制。这个提法虽与春秋礼仪不合,有些太过霸道和诡谲,但从军事上无疑是招好棋。若齐国能从水路运来几万大军,这济水两岸的城邑便俱在齐国打击范围之内,各国还敢违逆齐国吗?

    良久的思考与沉默后,王子成父言道:

    “这种想法虽好,但恐怕不是短时间能达到的吧。若每年几十艘船,临淄便能建得,即使运河开通,济水航运大增,这船只的需求也到不了需要新建船场的地步吧?

    至于要建能出海的新船,这就更无必要了,内河航船还有商贸之利,海上行船能干什么?建成之后是用来捕鱼吗?

    君上,需知这水上的运输虽较陆上便宜,但也没那么容易。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