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8章一场变革(第1/2页)  齐霸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众所周知,煤炭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燃料,也是促进钢铁工业大发展的工业原料,正是在丰富的煤炭资源的帮助下,英国方能先开启工业时代。

    而与此同时代的法国,因为煤炭资源不足,其工业发展就弱后了许多,后来更是一心扑在来钱快的金融业上,反倒让后发的德国,凭借本身所拥有的丰富煤铁资源,后发先至走在了前面。

    拥有煤炭的地方很多,但英国能最先将煤炭用于工业生产上,这也是有后天原由的。由于英国的煮盐业,造船业,当然最为主要的还是钢铁工业,对森林资源造成了很大破坏。

    大量森林被砍伐,被用作造船和建筑的材料,或被烧成木炭,在炉火中化为灰烬,以至于英国人很快便发现自己将无树可砍,只能靠煤来代替木炭,为钢铁工业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无独有偶,中国在宋朝时也因为林木耗尽而大规模用煤来代替木炭冶铁,并且还摸索出了焦炭的制法。可惜在中国发展现代工业条件不足,也只是昙花一现,焦炭冶铁出现了几百年,人们还是觉得其产品质量不如用木炭的,就没考虑过用煤代炭进行大规模生产的结果和意义,以及由此引发的影响。

    齐鲁大地上的煤炭资源虽说不上丰富,其开采条件也不算优越,但在白的点拨下,已经开始了开采,甚至在官山海的政策之中,也专门将这种矿产列了出来,鼓励发现后报官领赏,倒也另有几处发现。

    现在除了白首先发现的那处,还有几处煤窑正在开采,一处窑百十人,每天生产千余石煤炭,合计起来也是个大数字。这么多的煤炭只需要几百人生产,这与伐木烧炭的效率比较起来可是高多了。齐国人已经发现了煤炭的好处,至少要较之木炭廉价,这是其生产成本决定的。

    现下煤炭已经被广泛的用在了齐国的陶瓷,建材的生产上了,由于临淄正在进行“四民各安其居”的户口迁移c按职业集聚,这几乎便相当于一场春秋时代的城市化运动。虽然广大齐国居民的房舍依然主要靠土木建筑,但临淄的国人们已经开始发现砖木类房舍的好处了。

    在几个样版工程的示范下,无论是建房的砖瓦c排水的陶管,以及石灰等新的建筑材料,都已经在临淄城的建设里出现。要生产这些材料,那自是少不了燃料,每天都需要通过水陆两道向临淄运输,算是木炭的有力补充。

    齐国工商业十分发达,民风也很开放,齐国的百姓也多从工商之业,城市人口众多。临淄之民本来就是祟尚个性,追求奢侈,攀比成风的市井文化发达的城市,在白与管仲的治理下,这种风气也更为严重。因此在白率先尝试用砖瓦建造一些宫室仓廪馆舍等公共建筑之后,这不可避免的引起了一些富户豪该的跟随和效仿,对建材的需求激增。

    因此在陶器瓷器等生活用品的生产之外,齐国的建材类窑炉成为了耗煤大户,且有了需求越来越高的态势,很快将取代陶瓷业,成为能耗最多的产业,而且只要齐国国力增长,临淄也会愈发繁华,这波造城运动还不会止步,现在只是个开始而已。

    也幸亏白生在齐国,有大量工商业人口,即位之后便加强了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推广,使得齐国的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同样的人力投入,却能得到比以前更高的产出。

    而且更关键的是动力的提高,通过与长狄们的贸易,齐国这两年来引进了大量牲口,解放了大批劳动力。比如牛马耕的推广,使齐国的农夫可以耕作更多田地;而新的双辕车配合牛马,这又极大改善了陆上交通水平,减轻了货物运输成本。

    而现在济淄之间的运河开通,对原有沟渠c河道的疏浚沟通,不但属于农田水利,更为货物运输提供了又一条便捷通道。

    此时的水运较之于陆运,不但运量大,损耗,它的速度也很快,至少不比马车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