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章 一瞬(第1/3页)  赛博英雄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类的大脑是如何运作?如何识别某些概念?又是如何感知世界的呢?
    人类的某些神经元会对特定的概念起反应。而在理想的状态之下人类的大脑之中会有一组细胞专门对“祖母”这个概念起反应——不是“看到祖母的时候被激活”而是看到或者想到所有与“祖母”有关的东西时都会被激活。
    不管是“祖母的外貌”、“祖母做菜的口味”、“祖母的电话”甚至是“长得像祖母的老太太”都可以激活这些神经元。
    这个假说被称作“祖母细胞”假说。这就是大脑“稀疏编码”理论的理想模型。
    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而已。人类的大脑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符合理论”。
    但是“面对简单抽象概念的稀疏编码”是已经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的东西。
    而面对复杂概念的时候大脑也会采用“群体编码”一群神经元在某个概念之下被先后激活形成“戴着褐色围巾、陪小时候的自己玩耍的祖母”。
    在处理感官信息的时候一层一层神经元网络会进行特征抽取识别如同一层层滤网一般筛选信息进行理解。同时一些自主放电的中层神经元则与输入神经元形成预测编码结构从而在输入信息符合自身预期时无需下位的大量神经元加工信息而直接将自身的“预期”上报给更高级的皮层极大提高了编码的效率节约了宝贵的能量。
    而所有这些神经元也都可能被自主意识自上而下地主动唤起形成就是“回忆”或者“预判”这样复杂的神经活动。
    只不过具体大脑的哪一个神经元编码上了哪一个概念都是极度个人化的事情。虽然某个概念编码的大致位置可以限定在大脑的一小块区域内但编码这个概念的神经元可能会出现在这个区域内的任何一个点上。
    具体由哪个神经元编码什么信息与编码者个人的经历有关甚至与编码者学习这个概念时的形态乃至一瞬的思维有关。
    所以每一个人的大脑神经网络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独特性要远远超过相貌、基因甚至指纹。
    哪怕是有相似经历的克隆人也无法得到一模一样的神经网络结构。
    而大脑外侧特殊蛋白质形成的脑机屏障则与神经网络结构息息相关。
    脑机屏障上的纹路俗成“脑纹”的东西也是独一无二的。
    这也是官府登记、管理受庇护者的唯一依据。
    也正是因为如此两个不同的人看到了相同的颜料时候实际上可能被激活“并不完 全相同的神经元”从而带来“不同的主观体验”。
    但是? 通过语言与文化他们可以在交流之中将这“不同的体验”指向一个“相同的客观概念”。
    两个人看到了相同波长的反射光? 获得了或许不同的主观体验? 但是思想是可以重新导向相同概念的。
    只不过? 极少数情况下大脑神经网络极度相似的两人可以直接看到“相同的红色”。
    比如第八武神和祝心雨。
    第八武神其实是一个特殊的产物。她使用特殊的技术? 用电信号强化神经元的编码活动? 然后全情投入一段记忆。
    所以祝心雨脑内被编码的很多概念在她脑内也编码出来了? 并且有着相似的位置与顺序。
    但是? 她所观看的记忆? 却是“向山”——社会与文化将之定义为“向山”。
    编码的最终结果就是“向山”。
    可以这么说? 虽然在对某些具体概念的认知上? 第八武神很接近祝心雨? 但是这些概念组合拼凑的最终输出结果却是“武祖向山”。
    在祝心雨的大脑看来这是“经过了一些特别的连接特化与退化但大体上还是自己的自己”。
    而在向山的大脑看来这是“记住了一些神秘知识? 但大体上还是自己的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