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31、谈孝慈(第2/5页)  欢想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证方法都是指出这些宗法教条的虚伪性认为它们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孝慈。
    人们并没有批判孝慈本身也没有推翻上述的立论过程除了别有用心的文化与社会颠覆者绝大部分人的出发点也并非以不慈不孝为美德。
    比如柯夫子有一次看见沈四书自作聪明给曼曼讲东国清代编的《弟子规》他老人家就很生气当场把沈四书骂了一顿不许他再教但几里国的学校同样也需要《学生守则》。
    几里国没有东国宗法时代的历史所以新联盟的这份教材介绍的只是慈孝的本意与缘起。
    原本柯夫子想删掉这部分内容认为它对大部分学员而言太深了不适合当成入门教育这份教材必须非常精简相关内容可以在的提高班教材中再学习。
    可是沈四书好不容易都写出来了舍不得删强烈要求保留于是精简之后放到了教材的最后当成课堂上的引申、提高内容。
    假如一上来直接就讲《子丘论语》无论它是否“腐朽落后”那更是超纲的不能再超纲了大部分几里国学员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
    东国传统文化中的四维、五常也就是“礼、义、廉、耻”和“仁、义、礼、智、信”在这份教材中也没有直接抛出来同样放在了最后通过那两条立论推导出来然后再做介绍阐述。
    叶一宁正在翻看教材华真行则看着翻看教材的她莫名想起了柯夫子他老人家。
    有人在批子丘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子丘谈礼维护的是早已落寞的周礼代表了一种落后的保守思想。”
    柯夫子曾为祖师叹。子丘确实好谈周礼因为他见到的是秩序崩坏最痛恨的也是秩序崩坏。但是他并没有看到后世重新建立的秩序所以才怀念历史传说中曾经秩序最好的时代。
    至于子丘本人既不保守也不狭隘是相当开放与包容的堪称那个谱系贵族时代的异类也完成了对后世的思想启蒙。
    子丘谈礼礼既是周礼又非周礼只是以周礼为例是他所认为在那个时代“仁”的体现。礼本身就是仁的体现而仁就是“忠恕”。
    柯孟朝的这番话有为尊者讳的嫌疑但华真行认为他老人家讲得很有道理。这样的话当然不可能写进培训班教材里这是他老人家对华真行的单独教学。
    至于几里国根本没有什么周朝的历史当然也没什么周礼的困惑只需要介绍儒家思想的立论。
    所有社会伦理体系都建立其立论的根基上通过逻辑递进加上某些新的外部因素譬如时代需求、统治需求、社会稳定与发展需求产生各种推演变化。
    有人可能意识不到建立在这个根基上的文化体系有什么独特的价值?首先最独一无二的地方它从一开始不需要“神”的参与是另一种信仰体系。
    一切价值观都由两条最根本的立论推导而来而这两条立论都源于人的自身所需可称之为“儒”。换个名称也行但其实质如此。
    因此东国人或者说东国文化的独有特质对待神灵的态度是相当开放与包容的带着平等协商、兼容并蓄乃至抗争批判的精神。
    神需要人的包容、接受人批评吗?你没听错事实确实如此。
    不论是哪家的菩萨、哪家的神都不妨碍同一个人去拜一拜。随着社会的发展就算是没有的神也不妨碍有人随手给你弄出来灶神、厕神就不说了你见过中考神、高考神、四六级神吗?
    神灵可以成为一种意向一种寄托人们仿佛心照不宣拜拜高考神没问题但是考得好不是神灵的功劳考不好也不是神灵的责任。
    至于考不好则是神灵惩罚之说更是扯淡不追究其责任就不错了可是想追究也无从追起说到底只是一个谁都明白的心理游戏。
    将龙王庙建在河堤上洪水时先冲龙王自己的家大旱时甚至把龙王从神坛上请下来游街示众并鞭笞一番。有时候鞭着鞭着下雨了有人就会说龙王显灵了还有人会说不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