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吉,升为户部左侍郎,在郁新去世后升为户部尚书。
这期间,夏元吉做了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治水。
永乐元年,浙西发大水,有关官员治理得不得力,朱棣命夏原吉前往治理,不久又命侍郎李文郁做他的副手,派佥都御史俞士吉带水利书籍赐给他。
夏原吉请沿着大禹所开的三江入海的故道,动用十几万民工,疏浚吴淞江下游,上接于太湖,然后,量地建闸,按季节不同开闭闸门。
工程竣工后回京,他说水虽然已由故道入海,但支流还没有全部疏通,还不是长久之计,永乐二年正月,夏原吉再次前往浙西,疏浚了白茆塘、刘家河、大黄浦,同年九月工程完工,流水畅通,苏州、松江一带农田获得大利。
永乐三年,夏原吉回京。这年夏,浙西发生严重饥荒,夏原吉又奉旨率领佥都御史俞士吉、大理寺少卿袁复和左通政赵居任前往赈济,发放三十万石粮食,并供给饥民耕牛和种子。
连姚广孝称赞不已。
黄昏入仕之后,虽然一直在风浪之中搏斗,但对于这些政事还是清楚,是以对这位户部尚书,尊敬有之。
夏元吉在官场浸淫多年,年少的锐气磨去了许多。
见面知心。
发现这位中军指挥天子宠臣对自己的态度颇为尊敬,也便放下尚书的架子,人都是这样,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
笑道:“黄指挥有何事?”
黄昏呵呵一笑,“确实有事,刚从陛下那边出来,此刻来见尚书,是打算给户部送钱。”
夏元吉乐了,“这钱送户部可没意思,不应该送陛下么。”
他其实也钦佩黄昏。
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
黄昏做到了这一点。
黄昏呵呵一乐,“都一样,是这么回事,我上策陛下,建议改革货币制度,不过陛下还没决断,估摸着要找夏尚书等重臣商讨,此事大概需要些时日才会尘埃落定,而我个人还有些事不能拖,因此在启奏陛下,得到他的同意后,来找夏尚书商讨。”
自称我。
而不是卑职或者下官,在这一点上,黄昏有这个底气,也不是不尊重夏元吉,而是这样一来,更能拉近两人的关系。
夏元吉若有所思,“这是送钱?”
怎么感觉你是来赚钱的。
黄昏哈哈一乐,“都一样,既是送钱给户部,也是我自己赚钱,双赢的事情。”
夏元吉,“你且说说看。”
如果真能双赢,而户部这边又不用冒险,倒是可以操作,能够充禀国库,须知黄昏这几年的手笔,可都不是小打小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