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章 拿糜竺的钱当然不用客气(第1/3页)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素想弄到“这个时代最细腻的粉末”,当然不能指望跟古人比磨石灰石的手艺。

    所以,他直接用初中化学课本上最众所周知的那个实验:“石灰水吹二氧化碳”。因为析出的蓬松絮状沉淀,肯定比任何研磨料都更细。

    不过,把理论变成实践,还是着实花了他半个下午的时间、返工折腾好几次,才算搞定。

    第一次他在加料环节就出了点小意外——倒生石灰时,因为粉尘蓬起,他下意识眯眼后退、手一哆嗦,结果“唰”一下倒进去太多。

    然后水瓮就跟自热火锅一样咕噜噜煮冒泡了。虽然没炸,但瓦瓮受热不匀,很快爆裂开一条缝隙,碱水流了一地。

    幸好他准备充足,还能重来。

    吹二氧化碳环节,因为没吸管,只能用芦苇杆替代。但最初效果依然不佳,可能是他呼吸太快、吐出的气二氧化碳浓度太低。他只能每次深吸气后尽量多憋会儿,等眼前发黑身体缺氧了,才猛烈呼出。

    几经周折,最后终于得到一罐絮状沉淀。对肺活量的锻炼效果,几乎跟横游一次钱塘江差不多。

    期间还有些其他的小插曲困难,比如“发现生石灰里本身有杂质,需要把杂质过滤掉,才能得到纯净絮状沉淀”等等,总之是见招拆招都克服了,细节无需一一赘述。

    傍晚时分,他终于弄出了这个时代最细腻的研磨剂,拿刚在城里糜家商号买来的银镜试手,晚上花了大约一个小时,才磨制出一块样品。

    他自己品鉴了一会儿,觉得如果糜家原本用的旧银镜相当于180p分辨率的话,那他磨出来这块起码等于720p甚至1080p分辨率。

    大功告成,又多了一块谈判筹码,就等明天见糜竺了。

    ……

    糜竺其实当天傍晚就已经从郡治郯县回到了朐县。

    不过因为李素是官面上的客人,双方又是初次认识,连夜接见不太符合汉朝人的礼数。

    次日上午,糜竺在用过早膳之后,接见了李素一行。

    关羽有官身,一并得到了接见。典韦没有朝廷任命,也就没这个待遇了。

    糜竺如今还不到三十,看上去比关羽稍微老几岁。蓄着一副精致体面的胡须,面色红润有光。

    历史上,要到190年,当陶谦被朝廷调到徐州清缴蔓延的青州黄巾军时,陶谦为了筹钱招募丹阳兵,才征辟糜竺为徐州别驾从事。

    所以现在的糜竺还是彻底的白身,哪怕是对待六百石的官员,礼数也非常客气。

    “久闻糜公急公好义,名播徐州,素此番特来拜见。”

    “岂敢当先生厚意,某不过一介商贾——听说先生是从京师而来?”

    李素也不占对方便宜,直接挑明:“也不算特地千里而来——素承钧命,本就要去广陵,此番拜访,不过绕行区区百里而已,糜公不必介怀。”

    糜竺又稍微说了些客套话,大致也猜出李素是来打秋风的,就主动把话挑明了:

    “……既如此,竺也算久仰刘幽州与玄德公大义,此番愿助钱200万,为朝廷讨贼安民略尽绵力。”

    200万比起甄家给的1000万,当然差距很大。但考虑到糜家生意在徐州,眼下也看不出刘备和李素如何回报他,纯粹是交个朋友,已经很不错了。他至今连刘备的面都没见过,完全是看在《孝义录》上那点名声才掏的腰包。

    对比一下,鲁肃捐的两千斛粮食,折算下来最多也就一百万,还是按照如今四月春荒的粮价算的。要是按秋收之后的算,也就六七十万。

    “多谢糜公厚意,糜公是爽快人,素也不矫饰客气了。”李素先认可了对方的诚意,随后话锋一转,

    “在尊府榻这几日,素也在这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