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4章 诸葛亮半锅实验(第2/3页)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人,才初生牛犊搞出来的。

    结果顺着这条歪了的科技树强点,才有了这种“铁锅盖上接满牛肚”的怪胎,完全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还别说,自从上个月研发完了这款“最小可用版本”的蒸酒釜之后,诸葛亮也顾不得继续改良优化、技术迭代,就很满足地宅回实验室里,开始鼓捣他的“大气压实验”了。

    就在刘备来之前五天,诸葛亮设计了一个很搞笑的实验,他用两个圆弧形的大铁锅盖、中间放上一点水、架在火上猛烤让蒸汽喷出来。

    等最热蒸汽膨胀喷得差不多之后,诸葛亮在中间接口处用生漆和明胶封死,然后再等温度冷却下来,里面剩下那点蒸汽冷凝收缩。

    结果第一次,因为铁锅盖太薄,冷了后直接凹陷进去挤扁了。第二次诸葛亮就换了口厚实的铁锅,重新搞,这次没瘪下去,然后他就用了牛马拉铁锅,用到每边六匹马的时候才把两口铁锅拉开。

    诸葛亮得意洋洋请李素去看实验、宣布“蒸酒喷气后如果不补充冷气,负气压要十二匹马才能拉开”这个实验结论的时候,李素差点儿惊掉了下巴:

    这不是马德堡半球哦不是僰道半锅实验么?

    无非是铁球换成了锅子,而诸葛亮因为没有“抽真空”的技术条件,所以选择了跟热气球一样“通过烧热让锅里的气膨胀先泄露掉绝大部分”。

    之所以最后六匹马就拉开了,那也是因为里面毕竟不是真空,不是零大气压,估计还残留了0.3/0.4的大气压,才那么容易拉开。

    李素当时就决定把这条实验结果写进历史书里,让蔡琰补充到蔡邕的《后汉书》里。

    “初平四年冬,诸葛亮年十四岁,于犍为郡僰道县,测得烧煮排气法压紧之密闭铁锅,拉开负气压所需力,至少为十二匹战马。”

    ……

    刘备当然没兴趣听后续的物理实验和理论了,所以李素说的后半段话他基本没往心里去,然后注意力就被刚刚冷凝出锅的烈酒给吸引了。

    大釜打开之后,匠人们多人合力,把釜侧倾一个角度,先把上层内胆的高浓度酒液倒出来存好。

    然后再把整个大釜倒扣过来,把下层内胆的积液通过用来过蒸汽的“烟囱”倒出来。

    刘备好奇地问:“这蒸完了之后,下面留下的不都是水么?”

    李素:“不,下面的只是酒精绝大部分没了,但不会彻底蒸透蒸完的,还会剩点儿。丢了也可惜,所以搜集起来。而且酿酒的时候,米饭里酿到酒液里的成分,也不都是酒,还有各种糖和其他不能蒸成气的重质,也都留在下面的废液里了,所以这个废液比较甜。”

    植物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效率并不是很高,还有其他产物,以及没有发酵完的麦芽糖,所以剩下的废液等于是有高分子量重酯和其他营养杂质的麦芽糖浆,比醪糟更低度一些。

    “真是神奇,拿来喝喝看。”刘备一挥手,就有人给他端过来,他拿打酒的角子舀了一角,凑到嘴边慢慢咂,果然还挺甜的,虽然酒味很淡。

    刘备品尝的同时,工匠们已经把大部分好酒都封存到坛子里了,还有一些要供验收直接喝或者请大王带回去的,就装到精美的天青色瓷瓶里,瓶口用蜂蜡密封。

    刘备拿过一瓶,先看了天青色的瓷瓶,已经觉得颇为雅致:“好酒好器啊,真是不错。”

    拿着瓷瓶直接喝了一口后,他差点儿没拿稳就失手了,幸好赶紧攥紧才没掉,轻轻咳嗽两声。

    “好酒!如此醇厚浓辣。”没见过三十八度白酒的刘备,差点儿就呛到了。

    抹抹嘴,长出了一口浊气后,刘备爽朗地笑问:“这酒如今有几处作坊?可定名了么?”

    听刘备这么问,李素才想起另一个事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