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1章,改土归流(第1/3页)  大明镇海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宫阅卷处朝中三阁老六部尚书侍郎外加英国公张懋、成国公朱辅、建昌伯和寿宁候四个勋贵代表同时再加上翰林院十几个翰林詹事府的十几个暂时督察院的十几个御史组成了庞大的高逼格阅卷队伍。
    甚至于连弘治皇帝都带着太子朱厚照亲自过来参与阅卷这个阅卷队伍不可谓不高足以显示弘治皇帝和朝廷对伦才大典的重视。
    “刘晋的考卷呢拿过来给朕看看这小子也不知道能够想出什么鬼点子。”
    弘治皇帝刚刚坐下直接就点了刘晋的考卷。
    他早就想给刘晋来点奖励什么的刘晋给他和太子做了很多事情也给大明做了很多事情按理来说以刘晋的功劳足以封爵了不过刘晋不是朝廷中人再加上明朝对爵位控制的非常严格非军功是很难封爵的毕竟老朱同志这个人呢确实是刻薄寡思对自己的子孙后代好得不行对文臣武将嘛吝啬的很也就成了一个传统。
    所以弘治皇帝想着的是给在科举上给刘晋一些奖励考的不好也要让刘晋排名靠前不曾想刘晋一直都考的还不错现在到了最后的殿试环节了也是终于到了他弘治皇帝发挥的时候了。
    很快有人找出了刘晋的考卷。
    “改土归流?”
    弘治皇帝拿着刘晋的答卷仔细的看了起来看到开头的四个字顿时就充满了疑惑。
    接着仔细的看下去。
    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形成于唐朝时期的羁縻制度的延续其本质上是中央政权无力顾忌西南边陲地区而采用的一种对土人头目进行笼络的手段本质上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土人首领的世袭制度给予其官职和头衔以进行间接通知。
    在这个土司制度下土地和人民都归土司世袭所有土司各自形成一个个势力范围司法权、财政、军事、行政权等等都可以自治对当地土人掌握一切生杀大权除了不能登基当皇帝之外其它一切和皇帝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只需要象征性的向朝廷缴纳微薄的税赋而往往朝廷为了显示皇恩浩荡又经常会免除还时不时有各种赏赐下来。
    这种制度在生产力不高交通不便、民族文化差异巨大的情况下曾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土司时代为官世袭罔替独霸一方长期下来土司制度慢慢变的日益腐朽落后这些土司也都养成了骄横跋扈、目中无人就跟养不熟的狼一样。
    朝廷有恩赐的时候还好说朝廷一旦恩赐少了立即就露出牙齿来咬人甚至于仗着自己手中有兵有人等等还主动挑起事端以此来要挟朝廷获得赏赐。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其实这个问题用后世的话来说那就是惯的惯出来的就跟后世的洋大爷、港灿之类的一样你对他越好给他待遇越好他就越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反过来一个个横的不行。
    他们是不会去想他们是否为这片土地做过任何的贡献是否为这个国家添砖加瓦过只是不知廉耻目中无人、嚣张跋扈说到底都是惯的。
    只要一视同仁的对待不要搞什么区别对待该咋样就咋样的话屁事都没有根本就不会出那么多的鸟事出来。
    这土司也是如此都是历朝历代惯的惯出了毛病惯的这些土司以为朝廷都好欺负不给恩赐就闹只要闹了就会有赏赐这也就成了明朝历任皇帝都非常头痛的事情了。
    安抚一下这些土司还能够安分一些但这是饮鸩止渴这些土司的胃口越来越大朝廷的负担会越来越重。
    可是不安抚的话西南地区山地崎岖山川险峻崇山峻岭之间你纵然是有百万大军也拿他们没有任何的办法。
    这就是形成了现在这种尴尬的局面了。
    刘晋先是详细的分析了一下土司制度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指出了土司制度的根本所在。
    弘治皇帝看完也是不断的点头刘晋和一般的朝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