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掠持续了整整数日,在白莲教将兽欲发泄的差不多之后才停了下来。
只是,经过这数日的摧残,开封城几乎被祸害的不成样子!
原本繁华的街头到处都是尸体,城内很多地方的大火都是烧了数日还没有熄灭,滚滚浓烟飘荡在天空中。
……
“你确定这就是传国玉玺?”
杨么看着自己手中的这块玉玺,有些不敢置信的询问道。
“属下确定!”
白莲教的一个高层十分笃定的说道。
“属下是读过书的,据史书记载,传国玉玺,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蓝田玉镌刻而成,为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
“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含义是:顺受天命,当皇帝;应该使黎民长寿、国运永久昌盛。
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
传国玉玺复归秦。
秦子婴元年冬,沛公刘邦军灞上,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及高祖诛项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
但是、记载&汉传国玉玺&字迹为&受命于天,既寿且康&。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刘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堂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
这也是后世判定传国玉玺真伪的一大证据。
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
更始帝刘玄三年,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国玺易主刘盆子。
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中平六年,何进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
至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
某日辰时,兵士见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见投井自尽之宫女颈上系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孙坚如获至宝,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
后袁术拘吴氏,夺玺。
袁术兵败身死,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
汉献帝延康元年,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
乃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也,实乃欲盖弥彰。
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司马炎依样而行,称晋武帝,改元泰始,传国玺归晋。
晋永嘉五年,前赵刘聪俘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
十九年后,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更别出心裁,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
又二十年,再传冉魏。
后冉魏求乞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由此,传国玺乃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南朝时,传国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
大业十四年3月,隋炀帝杨广被杀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