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起杀心的朱元璋【跪求鲜花打赏】(第1/2页)  大明:我朱标,造反,父皇竟放爆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而再说满朝文武们的想法。

    一些武将们听的稀里糊涂的。

    他们满脑子都是想着怎么打仗,怎么行军,对于这种民生大计,勾勾弯弯的东西,他们丝毫不动。

    别看一个个都是一品官员,在某些程度上,还不如七品的官员有智慧。

    就比如蓝玉。

    作为明朝强将,他却持宠而娇,甚至做出一些极度脑瘫的事情出来。

    所以,武将们基本都是保持沉默,不知道说什么好。

    唯有文臣们知道,朱标方才的言论是何其夸张。

    这已经不是改变一个小小的科举,而是改变整个大明王朝,改变历代王朝的官员制度啊。

    按照朱标所说,往后大明将会增添出各种官员出来。

    不同的官员负责不同的事情,乍一看,对百姓极其之好,但对于他们这些文臣来说却是致命打击。

    因为这种行为是在分权。

    正如朱标自己所说。

    一个知府管很多事情,这一点确实累,但累归累,权利也大啊,整个城池中,什么都听他一个人的。

    相同,这些朝廷里的文官,他们掌握的权利也是极大的,百姓听知府的,知府听他们的啊。

    可一旦按照朱标这种方法实施的,不止是下面的官员要分权,上面的官员也要分权啊。

    对于李善长刘伯温来说,他们或许没有任何影响。

    毕竟作为文官之首,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让他们过目。

    但是跟着他们身后的官员,就麻烦了,本来一个人管几件事,变成一个人只管一件事情。

    管几件事,意味着有很多人找他们帮忙。

    管一件事,那就只有少数人找他们帮忙。

    找他们帮忙的人少,无论是某些见不得光的钱财也好,还是自己的地位也好,都会受到严重的打击。

    所以,在这个情况下,众臣子是坚决不会答应的。

    这不,在朱标说完后,立马便有臣子站出来。

    他们也聪明,不和你朱标议论是否对百姓有帮助,而是直戳中心的道。

    “启禀陛下,殿下,方才殿下之言,老臣深受感触,但王朝刚建立,国库虚空,大多数钱都是用来赈灾,修复民生,以及军用方面,如果这个时候添加出各种官员的话,只会让本就雪上加霜的国库,变得难上加难,甚至严重的话,会让国库承担不住,最终后果不堪设想。”

    这位臣子是吏部侍郎。

    专门掌管官员分配问题的大臣。

    其权利可以说是无比恐怖了。

    几乎四品以下的官员,能否升迁,去那个地方主政,都是要由他来过目的。

    也正因为如此,他更加要率先开口了。

    如果任由朱标这样下去,他的权利首先要被分化,本身作为侍郎的他,就被尚书压了一头,再分权的话,那他的权威就小了很多,以后想要加入自己的门生就变得更加困难了,所以于公于私,他都要站出来反驳。

    而在他反驳之后。

    其余官员也一个个开口起来。

    没有人是傻子,谁都不想被分权。

    所以,一阵阵议论直接轰炸而来。

    “臣认为,殿下虽心系天下百姓,但却对很多事情不明,不知国力如何,所以贸然使用这种方法,只会让王朝元气大伤。”

    “一个官吏就意味着一份俸禄,殿下的办法虽好,但不适现在施行,至少要等三五十年后,当我朝逐渐恢复国力,进入鼎盛时期的时候,才能浅尝。”

    “老臣认为,殿下年幼,虽想到问题,但解决的方法却十分不妥,因此臣不觉得这个办法好,反而会拖累大明王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