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对垒,许多时候很难体现兵法计谋之妙。
大部分时间,若两军对垒,那比拼的还是真正的实力。
就像一句话说得好,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样,谋略只是辅助,拼的是实力。
而到了几百年后,汉末三国除了一些奇谋,或许大家又重亲认识到这种对垒。
当年诸葛亮神机妙算,可真的对上司马懿之时,一个叫战,一个不应,再聪明的孔明也无计可施。
所以得卧龙与雏凤的蜀国却并不是最后的赢家,这就是因为实力不济的原因。
直至现在的吴国也是一样,有兵圣孙武,可最终却也难逃灭亡的事实。)
“伯副帅不必为本王担心,刚才本王小憩片刻。
经过刚才的休息,现在到也精神百倍了。
此时本王也闲来无事,不若我们就研究一下越国十万大军的布局,以及破敌之策如何。
只有这样,三日之后,我们才能打破僵局,找到越军的弱点,也只有这样才能一击即溃。”
吴王说完,自己已主动来到大帐之中的沙盘之处。
这这个沙盘在大帐的左侧,十分空旷,若是平时,可以站在全部参战的主要将领。
上面已布置了由斥候探清了的越军大概布局,同时也有己方的布局,一般主帅可以主接在这上面作出领令,明确作战意图,让人一目了然,而不会误解作战意图。
(在那时的战争,有的时候斥候所看见的未必是真的布防,这也就是兵法家可以大做文章的地方,虚虚实实。
也正是最考验一个主帅能力的时候,需要正确判断所探敌情是否属实,同时也要合理利用地形地势来实施己方的策略。)
伯否与孙明一看,也都走近沙盘。
“孙将军,你来分析一下此次越国是否真的有十万大军?”
吴王虽然上午听越王勾践吹嘘带了十万大军,而其身后却也布着密密麻麻的越国兵甲,可吴王始终还是有疑。
毕竟在吴都出兵选帅制订策略分析之时,就连夫差都觉越国对峙的只有五万兵甲,还没有此时越王所说的十万越国兵甲。
当然作为主帅有意夸大自己的实力,也可以取到震憾对手的作用,至于有多少,这就是兵法之中的诡道了。
在此时吴王想来,若越国真布置了十万大军,那么,两军不会如此对峙。
越国兵甲两倍于吴国,越王勾践又一心想攻伐吴国,依越王的傲慢,应该采取主动进攻之势,而不是主动防守。
若依兵法之要,若是攻城,攻方人力至少要三倍于守方,甚至于更多。
可在边境无城可守的情况之下,二倍兵力已经足够了。
越国若不想进攻吴国,自然不必驻扎十万大军,只需对等的五万越国兵甲即可。
而且若越国只是要防吴国偷龙,大可不必十万大军驻扎于边境荒芜之地,只要少量兵力布防,重兵退守吴国最近的城池。
而吴国五万大军若要攻伐越国,只能孤军深入越国。
战线拉长,补给越是困难,而越国可以采取更多有效的办法钳制吴国。
甚至可以派兵切断吴国补给线,那么吴国大军一旦攻入越国,反而会陷入苦战。
越国此次如此布防十万兵甲,却并不急着攻吴,反过来防守,必然有诈。
在吴王心里或者还有其它意图。
“回王上,依斥候所报,越国共有三股大军,其一股就是今天与我军对垒的五万越国精兵。
这一股精兵是最早布防的,与我吴国兵力相当,自一开始两国对峙之初,从二万人增加到现如今的五万人,这一部分该不会有错。
先前我方我次探查,结果都是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