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夏的拜访,原本是想与太子谈一谈重振京军三大营,尤其是神机营。</p>
可是朱厚照却把话题引到了解除海禁一事上。</p>
双方观点完全不一致。自然无法谈下去。</p>
刘大夏就告辞了。</p>
谈不上不欢而散,但是也差不多。</p>
朱厚照根本就没有打算说服这位烧了郑和下西洋资料的大臣。</p>
更没有打算在近期提出解除海禁一事。</p>
因为,朱厚照知道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对是办不成的。</p>
他只能是将此事延后,等待时机成熟,再做打算。</p>
朱厚照并不是随口说出来的。</p>
他在与刘大夏的会面提出此事,那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就是要让大家知道,自己是支持解除海禁的。</p>
刘大夏知道了自己的想法,自然会传到朝中的各位大臣耳朵里。</p>
先在大家那里留个印象,面得将来正式提出,显得意外、突兀。</p>
此事只能等到其他各方面取得成效,水到渠成之后,解除海禁。</p>
还是做好眼下之事吧。</p>
凭借着优质的产品,良好的服务,蜂窝煤迅速占领了京城的市场。</p>
再加上随着天气变暖,各家需求减少。</p>
两大重要因素使得薪炭行的生意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p>
寿宁侯张鹤龄成功“上岸”。</p>
安远侯柳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关系,在朝中施压西山煤矿,可是奏折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p>
这个时候,柳景才明白过来。弘治皇帝是支持西山采煤的,只是没有明说,而是暗地里支持。</p>
另外,安远侯柳景得知,张鹤龄卖薪炭行股份前,肖敬曾经秘密前往寿宁侯府。通过此事不难判断,肖敬是弘治皇帝派去的。而结合时间点,肖敬前去找张鹤龄,就是弘治皇帝发话,让他撤出薪炭行。</p>
柳景这个恨呀。</p>
原本以为赚了很大的便宜,没有想到竟然是个陷阱。</p>
不过他并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必须采取措施,挽回局面。</p>
正所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p>
为了自身利益,安远侯柳景也是拼了。</p>
他不顾对方是大明皇太子朱厚照,毅然决然选择铤而走险。</p>
此时的柳景陷入了一个怪圈。那就是不择手段地打击对手,保护自身的利益。</p>
再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