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湍急,江面宽阔,对岸强敌虎视眈眈,巨竹扑满江中又如何?”
曹彬说到:“刘统领,目下淮南已是不能渡江,不如顺流而下,到采石再说。”(这里要解释一个地理,文中淮南非现在的淮南,而是淮南十四州的统称。)
在此滞留多日的控鹤新军终于拔营,顺江而下到了庐江。
庐江与南唐池州隔江相望,自中原发兵之后一直饱受煎熬的池州守将戈产,眼见曹彬率大军至,以为会自此渡江,干脆便弃城逃跑。
刘光义建议到:“太尉,既是戈产弃城,我等正可以自此渡江,从陆路攻向江宁。”
曹彬指着沙盘说到:“池州去往江宁,沿途多丘陵,不利于行军,便依先前计划,到达采石。”
不过既是戈产逃跑,曹彬仍派了一营人马前去接收池州。
新军军纪严明是出了名的,将士们进城秋毫无犯,城中百姓纷纷宰牛备酒前来劳军。
先前驻军淮南时,南唐守军驻徽州与新军隔江相望。如今见新军竟顺江而下,只得跟着拔营,哪知还是迟了一日,被接收池州的新军挡在半途。
曹彬暂且不管,只继续快速顺江东去。
到石排口时,樊若水以巨竹开始造浮桥,作为试办。
三日之内浮桥便扎好,顺江移置采石,一直连到对岸,不差分毫。
因周师几路出兵,南唐也只得分兵多处抵御。原以为抵御曹彬的一支军队可一直顺江与他对峙,谁知道池州守将戈产弃城逃跑后,这支部队便被隔在池州上游。
而采石地形险要,南唐兵力已捉襟见肘,所以并未派兵看守。
浮桥造好之后,曹彬命刘光义带着步兵先行渡江。
到达对岸之后,刘光义由衷的赞到:“想不到渡过长江竟也有如履平地的一天,樊先生实在是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