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8章 党争(第1/2页)  回到明朝当大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散朝后,皇太极舒服了,准备办的事情都搞定了,可长子豪格却整天一脸苦逼样,就跟死了爹娘一样。

    豪格几乎每天都去皇太极那哭丧,这让皇太极十分的烦躁,在心中盘算着怎么给这个蠢儿子的正蓝旗补充兵力。

    皇太极刚当上大汗时,曾经吹过一个牛逼,说自己以后绝不会随便没收其它旗主部下的牛录,即便是旗主有罪被罚交出部下牛录,交出的牛录也只能在本旗内分配给其他领旗贝勒。

    这么一来,现在就变得有些尴尬了,长子豪格的正蓝旗被明军打废了,怎么办?总不能让正蓝旗除名!八旗变七旗?

    各旗的人口是分配好的,现在正蓝旗的壮丁被打光了,难不成还能让旗中的老妈子穿着重甲上战场?这也不现实啊。

    既然不能从别的旗抽调人口,皇太极只能从自己的两黄旗中抽了一些牛录的人口送给了正蓝旗,勉强凑合着顶起正蓝旗。

    作为从小就跟在皇太极身后的小跟班,郑亲王济尔哈朗非常识相,皇太极只给了一个眼色,他就将自己的镶蓝旗划出八个牛录送给了豪格,豪格对他感激不已,直呼亲叔。

    有人带头,其他各旗见无法装傻充楞了,也只好捏着鼻子自认倒霉,随便送出了一两个牛录,多尔衮和多铎也是一人送出一个牛录,不过都是拖家带口的老弱残兵。

    原本豪格是坚决拒绝两白旗的恩惠,天天嚷着绝不接受!然而后来.......真香!

    ※※※※※※※※※※※※※

    大明,北直隶。

    清兵入关让京畿地区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各地百官们都忙着战后重建工作。

    大明的许多官员还是很勤劳的,他们不辞辛劳的将朝廷用于救灾的钱财和物资往家里搬,生活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朱慈烺又回到了出征前的宫中生活,每日起早贪黑的上早朝听政,下朝后去文华殿读书,中午则是陪在崇祯身侧进行午朝,会见重要朝臣,下午还要陪着崇祯批阅奏章、聆听圣训.......

    总之一天下来比行军还累,行军是体力活,现在是脑力活,每天不仅要记一些朝臣的名字职位,还要分析揣测他们是什么党的,怎么用他们。

    朱慈烺通过这些天的了解,知道了大明朝廷上目前的势力划分大概是这样的:东林党代表江南地主、官僚、商人的利益,阉党代表山东、湖广、山西、北直隶等处官僚、地主、商人的利益。

    阉党并不都是太监,而是依附于宦官权势的官僚所结成的政治派别,其中包括齐党、楚党、浙党、宣党。

    曹化淳虽然是个太监,但他当年是倒魏派,是东林党的铁杆,也算是个东林党人,所以朝廷上势力盘根错节,很是混乱,朱慈烺分辨起来也很麻烦。

    魏忠贤死后,阉党遭受了重大打击却依然不倒,主要是人太多了,加上后来崇祯刻意扶持阉党打压东林党,阉党渐渐再次坐大。

    按照朱慈烺的判断,温体仁肯定是阉党,还有内阁中的薛国观,因为在崇祯三年温体仁当上首辅后,崇祯四年九月开始,太监们就走向了四面八方,外朝各部还有九边各军都安排了监军。

    崇祯刚登基那一会儿,可是扶持东林党,把阉党那群太监一个个从外地召回,往死里整的。

    至于这个新任的兵部尚书杨嗣昌,不好判断,朱慈烺暂时把他划在阉党一类。

    他的判断是,卢象升是东林党,不让卢象升接任兵部尚书,内阁的建议肯定给了崇祯很大的参考。

    唯一一个让朱慈烺感到意外的是,户部尚书侯恂居然不是东林党!这可是存在于魏忠贤《东林点将录》名单中的人物啊。

    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的同党左副都御史王绍徽仿照《水浒传》的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