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日军的坦克部队,距离他们的防御阵地越来越近,秦时明便用手掌,拍了拍自己肩膀上扛着的反坦克火箭筒。仿佛是在鼓励自己的战友一般。</p>
实际上,在战场之上,士兵们最可靠的伙伴,也是他们手中的武器。</p>
对付日军的坦克车和装甲车,这种火箭筒的作用非常大,只不过,使用这个火箭筒的人,也将会成为日军重机枪和火炮集火的目标。</p>
所以,想要使用这种反坦克火箭筒,就一定要做好被日军优先进行击杀的心理准备。</p>
此时,这种便携式的火箭筒,还没有被正式的列装部队。</p>
一直到二战的后期,在欧洲战场上,这种类型的反坦克火箭筒,才被制造出来。</p>
最经典的两款,应该就是德国装备的“铁拳”反坦克火箭筒,以及美国的巴祖卡,这两种火箭筒,可谓是二战时期的经典反坦克武器。</p>
日军的这些坦克车,是他们的97型轻型坦克。</p>
说是轻型坦克,其实如果按照当时欧洲对于坦克的制定标准来说,他们这种坦克,连轻型坦克也算不上,只能算是微型坦克。</p>
因为这种坦克,不仅仅动力比较差,同时,装甲防护能力也非常差。</p>
国军一些部队所装备的12.7毫米口径的重机枪,便能够将这种坦克表面的装甲直接击穿。</p>
可此时的国军装备奇差无比,12.7毫米口径的重机枪,也只有少数的部队才装备,他们大部分装备的机枪,都是民国产的24型重机枪,以及马克沁重机枪。</p>
这两种机枪的口径,距离12.7毫米都还有很大的差距。</p>
所以,想要通过这些机枪,来对日军的这些坦克车造成致命的威胁,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想法。</p>
也正是因为反坦克武器的匮乏,日军的这种微型坦克车,才能够在中国战场之上横行。</p>
甚至是在淞沪战场上,这些坦克车,能够掩护着一队一队的日军士兵,在街巷之中顶着中国阵地上的火力,一点点向前推进。</p>
而中国的士兵,当时为了能够将这种坦克炸翻,往往需要排着队,来掩护一个爆破手,用血肉之躯,将这个爆破手掩护到日军的坦克附近。</p>
即便是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或许还没有办法将日军的坦克给炸毁掉。</p>
就在这个时候,日军冲锋的其中一辆坦克,突然停了下来。</p>
之所以停下来,自然不是因为他们的发动机出现了故障,而是因为这一辆日军坦克,打算开炮射击。</p>
这个时代的坦克,比不上后世那些先进的坦克车。</p>
后世的坦克,往往都装备双向稳定系统。这让坦克能够在行进之间,也让火炮瞄准方向和角度,保持着绝对的稳定。</p>
后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