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李世民的圣旨在那里放着呢,公输远一但说不过他,就直接寄出‘圣旨’两个字,让李川无言以对。 两人对视了好一会儿,李川只得承诺明天一早就去他那里,同时带上能用到的书籍,但是他也提了要求,正好许敬宗要开一个教导简体字的班级,公输家人也得来学,每天一个小时,是必须的。 公输远也答应了,这是应有之意,他当然不会推脱。 其他的工匠不认字的居多,公输家却是个个都认字,只有这样的人教起来才省事。 李川倒是想让工匠们都来学,可惜基础太薄弱,许敬宗不爱教这样的,他建议李川等有人出徒,再办班教这些不认字的。 那时候也不需要他们负责,只时不时过问一下就可以。 李川认可这个办法,所以跟公输家人一起学习的是召来的一些学子。 召人的时候贴在外面的告示,是说要翻译书籍,所以需要一门语言,有意者可以来应征。 还真的有少人来报名,除了李川的名气原因之外,也是因为翻译书籍确实是文人做的事,跟演戏那是两个档次。 至少在他们看来,翻译可比演员要高贵多了。 总之在学问大于一切,文人比其他人都高贵的时代,只要跟读书扯上点关系的,就比别的职业要高贵。 短短一天的时间,就招到了四十人,再加上公输家的人,估计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这可是一个大班,希望许敬宗能够教得愉快。 许敬宗并不愉快,他是被李川赶鸭子上架的,明明能教课的还有不少人,可偏偏他是老师,总不能老师不上,让学生上吧? 倒是代几节课可以,但一直让学生教就有点过份了。 毕竟学生没有教课经验,他们的任务就是学习,学更多的知识,以后去做更复杂更难的事。 李川陷入了无数数字的漩涡,每天啃着大部头的书,还得给公输家的人补几何课,还好这些是成熟的工匠,有些道理他们不知道,可是一点就通。 教这样的人很有成就感,只是李川一点都不想教课,他底缊不足,总感觉自己要被掏空。 三个月后,干旱正在肆虐,李世民没心情理会李川,炼钢炉到是弄出来了,就是不够完美,还需要改进,等改进完成后,大概制造发电机的零件就没问题了。 李世民只是见了公输远一面,叮嘱他好好做,就没了。 这时候他心情紧张着呢,虽然不缺钱了,可他缺粮,而且这次的干旱明显比去年更严重,倒是对上了李川说的话。 蝗灾也会更严重,如今整个朝廷都是为了蝗灾而奔波,只买粮是不行的,还得尽力将受灾的民众留在他们的家乡,别像去年那样,让他们逃荒来京城。 这对京城来说,可是个巨大的负担,再说百姓逃荒,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到达京城的,中途不知道要损失多少人口。 李世民想想都觉得心疼,本来大唐人口就不多,受一次灾就减员不少,再想起李川说的千年后的人口,李世民就更觉得大唐很可怜了。 果然是不能对比的,会受伤。 天气很热,李川看着外面的太阳,一直在考虑要不要买个空调享受一下。 这三个月他也攒下一些直播币,却不是很多,指着这么赞钱去买墨莲花的泉水显然是不行的。 但李川也没有想出太好的办法,所以他现在是能省点就省点,不能大手大脚的花钱,毕竟买柴油就是一笔固定的支出,等发电机研究出来了,他下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柴油和汽油。 毕竟一直买也不是个事,他穷啊,迟早有买不起的一天。 倒是李世民突然提起要组建海军,同时也找工匠去造海船让李川吃惊不小。 在他心里,这些都至少是三年之后才能启动的大计划,也不知道李世民是怎么想的,现在就开始准备了。 准备起来也好,李川也想早一点把玉石矿给占回来,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海船运兵,不通过密林,直接到达那边。 只要军队到了那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