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55【乡约与工业技术革命】(为企鹅大佬加更)(第2/3页)  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户自愿加入一起盟誓遵守他们的约定。
    具体内容有:见善必行有过必改尊老爱幼互相敦促互相帮助规范言行规范礼节。提倡守信不交匪类勤勉做事……等等等等。
    每个条目之下都有细节规定有人违反就大家一起商量处置。
    张秉文为何提醒赵瀚必须重视?
    因为根据安福知县的信件许多地方士绅又在悄悄推广乡约了。或许有一部分人是出于好心但更多人恐怕是想抢夺基层话语权!
    许多村长见乡约内容很好为了方便治理乡村竟然主动配合士绅搞事儿。
    这是在动赵瀚的根基!
    张秉文不但掌握了数学还精通了《大同集》他建议道:“总镇乡约可以推广毕竟都是劝人向善的。但必须注意两点第一违反乡约之人不能由士绅来调解和处置;第二乡约里的少数条目与《大同集》互有矛盾这些内容必须予以删除!”
    “此言甚善”赵瀚点头说“让各村镇把他们的乡约内容呈交上来。你带几个人负责查找不妥之处删改以后交给我过目。”
    “是!”张秉文立即领命离开。
    赵瀚又写了一个条子盖章之后让秘书转交给各司。
    这个条子是给村长发工资的。
    村长没啥大事处理主要是解决村中鸡毛蒜皮的纠纷因此必须本村之人来担任。若让外地人担任村长除非能力卓绝否则根本办不成几件事。
    以前村长们用爱发电没有工资。在新鲜劲过去之后难免产生懈怠心理于是才帮着士绅推广乡约因为制定了乡约可以更省事。
    必须给村长们发工资了用爱发电不长久指不定今后还有人以权谋私。
    他们心里会想我付出那么多工资也没有捞点好处很正常吧。
    发工资肯定不能阻止这种现象但可以减少这种现象。因为古代农业社会如果村长无权征粮、征发徭役那就根本贪不到什么钱。有了工资便有面子和里子会让村长们安稳许多。
    最需要警惕的不是村长贪污而是村长欺男霸女、巧取豪夺!
    接下来的一个月赵瀚治下就两件大事:规范乡约给村长发工资。
    张秉文带着几个士子把各地乡约汇总删删改改交上来赵瀚又亲自修改了几条。
    然后分为两种。
    文字粗俗版让人发到各村镇。
    文字高雅版编入新版《大同集》。
    文章名字就叫《大同乡约》可以理解为“大同世界价值观”。尊老爱幼结交良善勤勉持家守法敬业诸如此类。
    不要以为它没用数百年之后它会成为万民共识。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所以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就是乡约的潜移默化。百姓即便不识字口口相传之下也会逐渐懂得道理并以此来教育子孙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良好品质。
    就在李正围困长沙的时候劝农所陈希颂突然求见。
    “培育出了什么良种还是研究出了什么新农具?”赵瀚笑问。
    陈希颂就是献上《农书》那位被扔去做劝农所的主事。他拿出一张机械图纸兴奋道:“总镇水转大纺车可以纺棉纱了。”
    赵瀚先是一愣随即狂喜。
    三十多个纱锭的水力纺纱机啊这他娘的在十七世纪简直要逆天!
    赵瀚连忙查看图纸结果看得一脸懵逼问道:“如何改进的?”
    陈希颂害怕赵瀚听不明白详细解说道:“水转大纺车之所以不能纺棉纱是因为棉条的拉力不够用水转大纺车来纺纱经常会断。”陈希颂指着图纸说“总镇请看我在这里加了走车和压板还加了三道齿轮。水转大纺车带动转轴转轴通过三道齿轮减缓旋转的速度就能减轻棉条的受力。穿过小走车的压板钩住锭杆纱线就被握持住了走车也握持住纱线。转轴通过绳套转动锭杆就可以给纱线加捻。”
    赵瀚听明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