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57【百家争鸣】(第2/3页)  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曾国藩……呵呵。
    在赵瀚这里没有文字狱反而鼓励百家争鸣如今已诞生诸多学派。
    其中庐陵派、金陵派、含珠派被统称为“大同学派”。
    庐陵县之前一直是赵瀚的统治核心铅山含珠书院又是赵瀚曾经读书的地方这两地迅速风行大同理论学说。南京又是首都之地大同理论也极为强势。
    三地同属大同学派但各有侧重点。含珠派主要用传统理学阐述大同庐陵派掺杂心学与理学金陵派则是博采众长。
    顾杲在无锡集资重建东林书院东林派宣告复兴。
    死灰复燃的东林派已然调整学术思想。主旨虽然还是“读书、讲学、爱国”但加入一些大同思想同时强调“相忍谋国、切忌党争、理学为本、实学当兴”东林士子开始主动研究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水利等学科——他们以前就有涉猎。
    桐城派也宣告诞生融合理学、心学又在方以智的倡导下对自然科学进行探究。
    金陵大学的教授王之良、妇科圣手傅山在南京联合创建“关学派”。横渠四句、大同理论又吸纳朱熹、王阳明的学说形成一套颇为另类的新关学。
    刘宗周拉着一票浙江人在绍兴创建“山阴派”。这一派属于全新的心学同时吸纳程朱理学强调“慎独”修身持身以正而匡扶天下。
    长沙那边王夫之、王介之、熊渭公、郭凤跹、管嗣裘、文之勇等人创立“岳麓派”。以理学为本提倡解放人性、气一元论(朴素的唯物论)、理势合一(朴素的进化史观)等等这个学派在湖北的南部地区也传播甚广。
    以几社成员为基础还在华亭创立“实学派”。
    实学派特别有意思虽在华亭创立核心基地却在上海。不但提倡实学还倡导实学与工商业结合好多以前的几社成员现在不做官而跑去经商。
    另外广东有南海派福建有泉州派。
    不管哪个学派由于赵瀚提倡自然科学而且今年还纳入“乡试”因此或多或少的都开始涉猎数学、物理等科目。他们中的许多人或许对自然科学嗤之以鼻但这玩意儿关乎今后科举必须硬着头皮研究才能扩大学派影响力。
    至于大同理论任何学派都得研究这属于新朝的主体思想。
    只不过很多学派挂羊头卖狗肉他们阐述的是《礼记·礼运·大同章》不赞同赵瀚搞的分田析产那一套!
    随着翰林院、钦天院各馆发行季刊这些学派也各自发行学刊。
    一个季度发行一期销量不是很好甚至赚不回成本。但看起来挺热闹的还在刊物上打笔仗往往逮着别的学派狂喷。
    忙着伤春悲秋、感怀前朝的酸儒也经常被这些学刊吸引。
    新的学术思想太多了看得酸儒们眼花缭乱。难免就要自组社团或者自行创办学刊或者去别家的学刊投稿对自己看不顺眼的观点吐口水。
    学刊之中也非全部学术文章50%以上的内容刊载诗词文章。
    此外小说、戏曲大兴通俗读物也开始出刊类似于商业报纸和文艺杂志的结合体。
    几百年后的文史研究者如果深钻这个时期必被五花八门的思想艺术学派搞得脑壳疼。它是混乱不堪的又是欣欣向荣的陈腐与革新正在交融并举。
    “陛下费如饴求见。”女官禀报。
    赵瀚笑着说:“带他进来。”
    费如饴依旧穿得花团锦簇但总算没有直接穿女装。这货竖着冲天冠脸上涂脂抹粉那唇红齿白的样子很像后世腐剧里的男主角。
    赵瀚问道:“你来作甚?”
    费如饴说:“陛下咱办了个戏班子名字唤作‘吟春社’。这南京的戏曲江山都快被昆腔、徽腔瓜分殆尽了我江西高腔怎能落于人后?嘿嘿请陛下给吟春社御笔题词招牌怎也要响亮一些。”
    “你就不能做点正事?整天忙着吃喝玩乐。”赵瀚摇头感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