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三章 新时代的“角儿”(第2/2页)  别叫我顶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熹躺在他的摇椅上,手上把玩着一串佛珠,淡淡的问道:“俩位平时听京剧嘛?”
    这个问题问的有些尴尬。
    周淼和安琦互相瞟了一眼,“偶尔听”
    这个偶尔的意思是,看调电视的时候,如果正好调到京剧,才会听上那么一秒。
    罗纶熹笑着点点头:“也正常,别说年轻人了,老人现在都在忙着刷短视频,哪还有人看这玩意。”
    周淼:“罗老师,此前我们做过一期相声的,当时我们采访了曲艺协会的主席张扬,还有德云社的齐林老师,在他们看来,相声没落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同类表演艺术的竞争冲击,以及人才凋零。
    那在您看
    来,京剧是因为什么呢?”
    罗纶熹的回答很简单,双手一摊:“没人看。”
    安琦追问道:“京剧不管怎么说也是国粹,为什么会没人看呢。”
    罗纶熹:“不管是任何的艺术形式,都需要与时俱进,京剧包括其他戏曲程式化的表演形式及其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差太多!
    那些严重脱离社会,脱离现实生活的东西注定活不长久,或者只能惨淡地活着,哪怕它是国粹也一样。”
    出乎周淼的意料,罗纶熹作为梅派传人,京剧界的泰斗,对京剧的生存看法却是如此的悲观。
    周淼不禁好奇的问道:“那您就没有想过将对京剧做一些创新改革,让它更贴合现代人的审美吗?”
    罗纶熹闻言表情有些怅然,似是周淼的问题触碰到了他的某些回忆,一声长叹:“其实早在千禧年之前,就有无数的先人前辈在对京剧进行改革创新,起初的确也有所成效,但是时代变化的实在太快了啊。
    京剧已经很努力的在往前奔跑了,但一眨眼的功夫,就被时代给远远甩到了后头,再怎么发足狂奔,也没有用了。
    时代,早已不是那个时代,人,也不是原来的那些人了。
    现在的人们,有独属于他们这个时代的“京剧”,有他们自己的“角儿”,远的不说,小伙子,我这孙女很喜欢你,在她心里,你就是她追捧的“角儿”,就是这么个道理。”
    突然被爷爷当众点名,罗笙的小脸顿时腾的一下红了,见镜头扫过来,更是害羞的面朝墙壁,怎么都不肯转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