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侠客行(17)(2合1还债)(第1/9页)  黜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八月底魏道士即刻东行往东平郡去见祖臣彦并立即勾连成功。
    九月上旬接到了传讯的黜龙帮各处头领也都纷纷折返就连蒲台那里即便是程大郎不好来对部队过河打登州最为不满的房彦释也已经启程了雄伯南雄天王也许诺若是近日登州城破便也独自过来。
    倒是小周和鲁氏兄弟中的鲁二因为有张行叮嘱依然暂时留在了蒲台水寨。
    没错因为军事目的那片滩涂地到底是被围起来了成为了禁止闲人进入的军事重地。
    九月上旬暂不提黜龙帮的蠢蠢欲动只说这一日久等未见援军的登州郡郡城终于宣告城破义军大举涌入城内随即周边的益都、北海、临淄等名城也被扫荡。到此为止早在三族争雄时期便以富庶闻名一度作为东楚国后期核心统治区的大河下游繁华地带彻底翻了天。
    平心而论高士通是东齐高氏末裔孙宣致也是一方大豪强便是能编出那首《无向东夷浪死歌》的王厚也应该做过底层吏员都是有那么一点明白的……所以尽管在攻城期间三位大首领相互推诿也都有让杂牌先上的传统艺能城破之后更是抢占地盘、分割城区、小规模火并可实际上三人也都下达了维持军纪的相关指令并有遵守承诺打开官仓按比例放粮的举动。
    杀官、降吏开仓、招兵顺便勾心斗角威逼利诱招揽豪杰试图搞出来一个大盟主这些事情该有的都有不该有的也都有。
    然而这种经典的义军浪潮并没有维持太久。
    毕竟登州郡郡城告破之后再去向周边城镇扫荡不免要分派首领、分路进去而这个时候这些首领的良莠不齐便展现了出来军队组织不够严密的情况也展露无疑:
    有的首领出身吏员、豪强读过书、修过身多少能有个心目中的体统姿态然后照着描却忘了给老百姓放粮整日与城内降服的官吏做姿态;
    有的则出身底层万事皆好放粮分财最踊跃却在官家小姐面前走不动道;
    还有的干脆是城市或者村镇泼皮出身他们打仗最勇猛最不怕死也是义军蜂拥而起后身份地位提升最快的那一拨却忍不住在控制一个城池后放肆无度金银财帛、醇酒妇人全都要以至于劫掠杀戮全都不少。
    有没有官吏出身却还能知道给老百姓放粮的?
    有没有底层出身同时洁身自好的?
    有没有泼皮出身然后忽然醒悟过来及时收手的?
    都有。
    但也注定会有人一头扎进去更何况随着局势发展数十万义军攻城略地以登州为核心地盘每天都在扩大独据一地自己打起旗号的首领每天也都在增多相互服从也越来越弱行事自然也愈发肆无忌惮。
    当然了这些事情全然不耽误雄伯南在破城后立即向济水上游折返其人本是凝丹高手长途跋涉之中采取虚借马力的姿态几乎可以做到日夜兼程各百里的速度却是在九月十五这日成功折返回濮阳城外牛家庄。
    此时牛家庄的局面却与上个月离开时截然不同了最起码人多了许多世族与豪强官吏与贼寇河北与东境文人与武士全都汇集一堂。
    雄伯南号称紫面天王是老早的凝丹高手河北、中原、东境素来横行堪称交游广阔再加上他本人无疑是帮内的招牌高手地位显著所以他的到来反过来也在原本就很焦躁的牛家庄内引发了波澜许多人纷纷上门邀请、拜访以作姿态弄得他目不暇接。
    当然了雄天王是有点谱的他先去见了张行、李枢和魏道士转身又去见了本地地主牛达以及好友徐大郎接着才是单大郎和王五郎再然后才是那些他本人其实多有闻名见面但委实是新人的豪杰们。
    而也就是在雄伯南抵达牛家庄的第三日魏道士彻底忍耐不住同时请见了张行和李枢这个黜龙帮理论上实际上也似乎很有权威的最高决策层先行开了一个小茶会。
    “两位。”
    魏道士如今已经不穿道袍了而是一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