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上等白炭相比生煤熟炼之后还是要略差一些但除开持久耐烧、骨架不散所炼之铁用以铸造箭簇机括刀枪矛戟以及胄甲铁叶等都要比生煤所炼之铁优异许多铸制犁锄等物更不在话下。倘若想要铸造节帅所惯使的良刃却非要用上等白炭不可”
庄守信原本盐铁使所领修造案管事大匠赤扈人第一次南侵期间携家小逃离汴梁南下到楚山之后便在工房任事。
楚山行营成立之后长史院与州院合置工曹作为楚山最为核心的部门以徐武良为参军事然而史轸、苏老常都很大精力关注这一块的事务。
工曹下辖营造、匠作、官牧、矿监诸院分别以喻承珍、庄守信、徐胜等人执领。
煤铁开采、冶炼以及兵刃甲冑铸制等事归于匠作院。
徐怀秘信传回楚山庄山信带着其子庄庸、女婿沈练等人就搬进十八里坞验证生煤熟炼之法。
徐怀回到楚山庄山信率其子婿不仅盯着窑工小批量试烧出多批熟煤还已经试制出一批兵械甲胄初步得出来的结论就是此法可用还可以大用。
虽然生煤熟炼与上等白炭还存在一些差异但当世所用的绝大部分铁器对铁质的要求并没有那么严苛。
生煤熟炼后仅融熔成块持久耐烧且骨架不散这一优点就决定了绝大部分的铁器铸制熟煤取代木炭有百利而无一弊。
至于上等良械对铁、炭的要求都极高这完全可以成立一个小规模的作院单独负责即可。
“这真是大喜之事啊新造成的炼炉正好能派上用场!”徐武良得知这个结果也极兴奋的说道。
徐怀忙于军务这些年主要时间都在外领兵作战。
桐柏山匪乱之后最初乃是徐武江、徐武良、徐胜及柳琼儿等人留在桐柏山经营铸锋堂及玉皇岭、狮驼岭及歇马山;二次北征伐燕失败徐怀南返桐柏山新置楚山县政事主要由苏老常、徐武坤、程益、唐天德以及徐武江等人负责。
当时从铸锋堂及玉皇岭之经营扩大到整个桐柏山的南岭西段及北岭区域苏老常、徐武江等人也是手忙脚乱等到史轸南下出任县丞诸多事务才梳理过来。
以十八里坞铁场为例铸锋堂接手后两年时间三座小型炼炉月产铁料才稳定在一万斤左右。
在史轸就任县丞后持续不断从流民吸纳青壮劳力填入十八里坞铁矿又使庄守信着手梳理铁矿开采及冶炼工序拓宽矿区与铁场的道路改善矿工、匠工的食宿环境尽可能利用溪河水运短短一年时间就使得十八里坞月产铁料稳定到三万斤以上。
虽说江淮荆湖等地的炼铁业在近百年来得到大发展总产量已经超过北方但说及炼铁之集大成者还在拥有良矿的河北磁州。磁州炼铁业主要还是官营磁州铁监目前所造瓶形高炉一炉能炼两三千斤生铁一年能产两百万斤良铁以供汴梁所需。
目前瓶形高炉还没有传到江淮地区去;十八里坞铁场之前所建造的小型炼炉水准比江淮荆湖地区更要差上一截。
磁州已陷落敌手为了保证瓶形高炉能传承下来同时也寄望能进一步降低楚山炼铁的成本庄守信在史轸的支持下年前就着手在十八里坞试造瓶形高炉。
高炉三月初就已经建成也已经试炼好几炉生铁料有望达成日产两千斤生铁料的目标;而仅此一座瓶形高炉就能将十八里坞铁场生产能力扩大两倍但徐怀还没有时间亲自来看一眼。
十八里坞铁场距离矿洞很近早年为便利取水还特意紧挨着一条小溪而建。
最初为在上游溪谷多开垦一些坡田便于灌溉方便铁场与矿场之间能用舟筏运输矿石在铸锋堂时期徐武良、徐武江就花费两三万贯钱粮修造一道近一丈高的石堰将溪涧上游的水位抬高起来。
石堰将溪涧上游拦截出一座狭长的小型山湖湖水清澈波光潋滟。
新的高炉就建造在石堰旁像一座两丈余高的窄口阔肚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