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节 求情(第三更!)(第1/2页)  我要做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辕固生固然是在作死但刘德还真的是不得不救。
    因此他连忙道:“皇祖母息怒……”
    天子刘启也求情道:“母后暂息雷霆之怒……”
    窦太后却是不依不饶仿佛没听到求情一般命令侍立其左右的郎官:“来啊给哀家将这狂妄无礼之臣拖出去送交廷尉治他狂妄不敬之罪!”
    虽然没有当场宣判其死刑但却也差不了多少了。
    要知道在此时的汉律之中根本没有所谓的刑讯逼供的概念进了廷尉牢狱的人还想囫囵着出来基本不可能!
    特别是辕固生这个年纪的人进去了基本就没希望能站着出来!
    “皇祖母请息怒……”刘德连忙拦住就要动手的几个郎官走到亭子中间跪下来求情道:“皇祖母以孙儿之见博士辕固生固然狂妄了些但却并未触犯律法皇祖母可责罚却不能治其罪不然传扬出去反倒可能会成全此人名声况且此人年已老朽不堪不如将之罢斥归家如此传扬出去也不会让人非议!”
    “怎么哀家连个小小的博士都处置不了了?”窦太后气呼呼的道:“律法中无此一条哀家就加一条莫非有什么不妥?”
    在理论上来说窦太后说的没有错身为太后她假如执意要在律法中加一条临时的法律谁都阻止不了!
    刘德知道对付窦太后必须用温情攻势跟她讲道理谈感情。
    像前些时候袁盎是怎么劝服窦太后收起要立梁王为储的心思更原谅了窦婴的?
    袁盎所做的不过是给窦太后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春秋时期发生的家庭惨案:宋宣公传位给其弟宋穆公宋穆公再传给宣公之子殇公并将其子安排到郑国居住然后穆公死后惨案发生了因为存在两个拥有继承权力的血脉于是宋国大臣就不断的在两兄弟的后代中拥立一个打击另一个宋国社稷连续几代血雨腥风因此而死者不计其数。
    正是袁盎给窦太后讲了这个故事让窦太后知道倘若立了刘武为储君将会发生什么窦太后就算再怎么疼爱刘武也只能舍下更原谅了窦婴。
    刘德拜道:“皇祖母若要如此自然可以……只是……孙儿恐有伤太宗孝文皇帝之德!”
    若说什么是窦太后的软肋的话那么毫无疑问除了子女之外她最看重的就是他的丈夫的名声了。
    “怎么说?”窦太后稍息怒意问道。
    刘德此时也顾不得便宜老爹的感受了叩首道:“太宗孝文皇帝之时出宫巡幸遇一路人惊驾廷尉张释之不以此人惊驾之罪而罚只以罚金太宗孝文皇帝亦称善太宗孝文皇帝旧例依在皇祖母若执意加罪于此人身上岂非坏了太宗孝文皇帝之德?”
    刘德说的这个往事是汉室中鲜为人知的往事在如今更是少有人知道、传扬。
    倒不是此事不够伟光正而是此事的两个主角一个太宗孝文皇帝已然驾崩而另一人是时任廷尉张释之今天子刘德的便宜老爹的苦主。
    当初刘德的便宜老爹还是太子时常常被张释之拿来刷声望。
    不过当时声望是刷的挺欢乐的然而出来混总归是要还的……
    先帝驾崩新君登基往日的太子声望机器摇身一变成了君临天下的天子!
    于是张释之吓的半死做梦都怕有一天忽然被一队禁军直接砍了脑袋。
    去年好不容易才得到了一位故友的指点在其帮助下给便宜老爹赔礼道歉并且取得了便宜老爹宽宏大量的不计前嫌的表态。
    只是廷尉什么的就别想了一脚被揣出长安城发配到了淮南国为相去了虽然级别没降还是两千石只是地位却是天差地别……
    而且刘德很清楚此事还没结束!
    张释之家族的子弟从此在仕途上就以艰难著称其子张挚甚至后来还发出了‘不能取容当世’的悲叹然后终生不在出仕。
    这大概算是有史以来明确记载的第一个爹坑子的记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