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一节 义纵的觉悟(第1/2页)  我要做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汉元德元年九月秋高气爽大雁南飞。
    义纵带着的汉室讨伐大军终于抵达辽东郡郡治所在地襄平。
    襄平县属于汉室造襄防线中的一个战略中枢。
    所谓造襄防线即是汉室在战国和秦代的造阳至襄平一代的长城基础上建造的一条类似珍珠链一样的防线。
    在这条防线上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唇齿相依互为犄角锁住汉室东北方向的门户拒阻来自北方的威胁。
    但很少有人知道或者记得造襄防线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燕昭王二十八年燕将乐毅伐齐取七十余城燕乃全盛!”义纵策马跃上一个山坡眺望着远处的襄平心绪却是百感交集感慨万千:“其后燕将秦开伐胡却东胡千余里始造长城自造阳至襄平……”
    心中想着这些历史义纵就不免感叹:“当年燕人营造襄平城寓意诸胡成平克敌制胜不意自秦之后襄平沦为一个防御要塞直至今日……”
    事实也确实如此!
    当年燕人营造的造襄长城+与其说是一条防线倒不如说是为了发起攻击而苦心准备起来的桥头堡。
    战国时期燕国在中国内战中虽然是仅次韩国的鱼腩。
    但地处北方三面临胡。
    中原的秦楚赵魏等强国燕人奈何不了。
    但周边的胡人夷狄燕国爸爸却是无压力碾压。他们向北拓土了一千多里向东拓土两千多里。
    实质上。这条造襄防线或者说燕长城起码有一大半。是燕人从东胡跟其他乱七八糟的夷狄蛮族嘴里抢来的。
    燕国当年兴建这条长城也不是为了单纯的防御。更多是为了进攻为了开拓疆土。
    毕竟除了乐毅那会牛逼了几年吊打了齐国外战国时期的燕国就是被诸国轮流调、教的小受。
    燕队在内战中更是败多胜少几乎就是不断的割地赔款送妹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燕国要是不再想点办法去弥补亏空和损失估计早被人灭了。
    特别是战国末年随着秦国的威胁与日俱增燕国的王族和贵族被逼急了不断的通过造襄防线这个桥头堡对外发动征服战争。
    今天的汉室的东方边境能一直延续到呗水河畔势力延伸进朝鲜半岛也全亏了燕国人当年被逼到墙角后的拼死拓土。
    只是燕人虽然已经很努力了但秦人比他们更努力。
    更麻烦的是。燕人拼死拼活连最后的棺材本都拿出来好不容易才打下的疆域却没办法立刻转换成人力物力和兵源。相反燕国的力量被大量的用在对外扩张上。
    所以它悲剧了。
    然后灭亡燕国的秦国。虽然是战国七雄中出了名的胃好牙口也好消化功能独步天下。
    但面对这么大一只燕国。就算是吃货中的战斗货秦人也只来得及囫囵一下。尚未彻底消化就被大泽乡的一声怒吼给吼碎了。
    汉室以来因为匈奴的崛起造襄防线就真的变成了一条单纯的防线再也没承担起它的建造者们寄望的那个任务。
    此时此刻义纵站在这山头眺望着远处起起伏伏的山脉以及蜿蜒向前烽燧密布的长城。
    心中也不由得升起一种见证历史的感觉——时隔将近六十年这条防线再次成为了中队对外扩张的桥头堡和战略基石。
    同时义纵心中也有着一种类似朝圣般的感觉。
    当世多数军人的偶像不是孙子孙膑就是司马骧且吴子再差白起、李牧。
    但义纵的偶像却非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崇拜的那位将军就是这座襄平城的营造者在史书上默默无闻光辉为那些璀璨的将星所遮挡的燕人秦开。
    当年秦开为燕将主持对外征服。
    向北秦开击败了东胡迫使东胡远走一千里多里向东秦开把燕国的疆土推进到了襄平以北数百里并在此建城为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