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七十二节 胆战心惊(第1/2页)  我要做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兰台最早是楚国的王宫建筑。
    为楚襄王所建就是那位襄王有梦神女无心的楚襄王。
    到了汉室建立萧何奉命建造未央宫。
    于是仿照楚王宫的兰台设计用青石建造成了一个阁楼。
    名之曰:兰台。
    最初兰台是萧何用于储存和存放从秦宫废墟之中挖掘出来的残章断简进行整理的工作地方。
    既然要整理这些被战火烧毁的残章断简并且尽可能修复它们。
    那么就需要大量的知识分子。
    特别是惠帝即位后这位向来以儒雅闻名的君王喜欢文士。
    于是兰台开始设立一个名为兰台令吏的六百石小官负责管理兰台的档案和处理相关事务同时给皇帝整理奏疏负责记录诏命。
    随后太宗时期太宗皇帝将自己的秘书们主要是尚书郎的办公地点挪到兰台。
    时至今日兰台已经成为了汉家的大脑和国策决议中心。
    兰台尚书号称有‘计吏五百人’。
    人人都是精通算术善于计算的精英。
    甚至有不少人是刘彻这些年从地方郡国调到中央的优秀基层官员。
    主要是县令、县尉和地方上的蔷夫、游徼。
    这些来自地方的事务官的加入给兰台注入了一股与众不同的活力。
    假若说在以前兰台尚书们还可以有点理想主义和空想主义自己宅在宫里面脑补自己的政策。
    但现在再也不可以了。
    因为这些来自基层的尚书们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过地方上的事务知道不是靠着‘仁义道德’与‘爱’就可以治理好天下。
    民间的事情复杂而多变。
    各地都有各地不同的情况。
    有的政策在北方可以用但在南方是灾难而有的法令在南方是真理而北方会带来灾难。
    甚至有时候即使是相邻的两个县甚至两个乡因为资源和地理的关系情况也完全不同。
    所以今日的兰台尚书们之中已经再也看不到过去那种清谈高论的气氛。
    而且由于刘彻和汲黯都鼓励和提拔那些敢于说话尤其是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尚书。
    是以兰台内部的讨论气氛非常浓厚。
    现在一个命令被从天子那边传到了兰台。
    尚书郎们将这个命令看完之后立刻就讨论起来。
    “陛下欲更考工室为大匠卿秩比两千石主天下器械技巧之事……”尚书们看着这道命令目光灼灼。
    “终于来了!”有人在心里感慨着有种见证时代的感慨。
    肢解少府剥离少府的庞大职权另立衙门。
    这是过去数年尚书们一直在讨论和商议的议题之一。
    去年天子以故少府卿岑迈为上林苑大使将上林苑的治权剥离出来。
    少府的逐渐肢解就已经走上了正途。
    而如今考工室的剥离则宣告了少府这个庞大王国的分崩离析。
    考工室是少府最大的一个机构。
    主要执掌了庞大的皇室作坊。
    下面有着铸钱、营造军械和开发设计等无数个部门。
    仅仅是官吏就多达千人!作坊遍及关中和蜀郡甚至在雒阳和淮泗、江都、安东、朝鲜都有分基地!
    雇员以十万计!
    高级匠师和技工数以千计!
    是汉室战争机器最不可或缺的一个零件。
    如今汉室的许多先进武器都是只有考工室才有生产的能力。
    在少府体系之中考工室、东园令以及东西织令就是最大的三个机构。
    而考工室最为庞大。
    也最为重要!
    在历史上武帝朝时武帝的舅舅田蚡曾经眼红考工室在长安城的一处作坊的土地想要在当地建立自己的府邸于是跟武帝请求:请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