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急转直下的局势(第2/2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可不是嘛!遵从“投降输一半”的原则一方尊礼另一方懂规矩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间段着实是不常见了。
    智申带着军队回撤到“雍”地。
    “中军佐驻‘黄父’郊外;叛军已克‘萤庭’。”智徐吾顿了顿又说道:“世子我军仅剩四‘师’敌军士气正旺……”
    当然不是他们死了一两万人一路排查下来相对靠谱的数据已经有了阵亡六千余人伤患以及残废失去战斗力的六七千人看管俘虏以及物资也要人手再来是要防着郑国入侵南境能作为野战兵力继续征战的就剩下四个“师”了。
    目前中行寅麾下可不是只有四个“师”了。他们一路高歌猛进范氏与中行氏各城邑再出兵前往会合也有中小贵族加入进去膨胀到一个“军”又两个“师”的兵力。
    以成军的规模来看智申这边还有四个“师”的可战之兵赵鞅那边有三个“师”的兵力以单独阵营来算中行寅麾下的兵力俨然就是当前数量上的最多。
    用一句“情势急转直下”来形容态势变化一点都不显得错误。
    同时能想象范氏和中行氏的强大是怎么一回事他们不但本身实力强对晋国以及国外诸侯也有着不俗的影响力但凡有翻盘的机会就能汇集来一大群帮手。
    对晋国来说还有一个坏消息本来已经撤到“沫”的诸侯他们得知中行寅在向“新田”进军分别又从国内征调军队与物资随后大军也向“新田”的方向逼近。
    智徐吾比较晦气地说道:“赵氏、魏氏、韩氏并无再行征召兵源。”
    情况很糟糕对不对?
    赵鞅、魏侈和韩不信也不知道是真的兵源枯竭又或是什么个盘算窝在“黄父”边上就不提了不赶紧向各封地再次集结军队。这是要坐视“新田”陷落吗?
    智瑶不无恶意地想道:“也许他们巴不得‘新田’陷落能让智氏担负都城陷落的罪责也能激起国内众贵族对诸侯以及范氏、中行氏的仇恨感。总之对他们来讲反正就是利大于弊。”
    情势的变化对晋国以及智氏不利一旦赵鞅不救援“新田”会让世人看清楚赵氏、魏氏和韩氏的盘算。
    问题是一旦形成木已成舟的局面看破了又能怎么样呢?
    “这倒是和平合理。我们想要削弱赵氏、魏氏和韩氏他们肯定也想削弱智氏。以情理来看赵鞅最终还是会救援‘新田’只是要看时机……”智瑶必须思考怎么迫使赵鞅带着军队回援不是由老智家自己顶上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