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4章:诸侯拿什么跟俺斗?(第1/3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晋国西部的城邑数量非常多开发度上面其实也远比北部和东部……乃至于中部和南部更高。
    这个是晋国扩张的原因导致初步扩张就是先灭掉故绛西边的诸侯随后又再向南进行扩张。遭到灭亡的那些诸侯他们努力的成果给晋国做了嫁衣再因为晋国扩张的顺序不就是先行扩张的地盘得到更多的开发吗?
    晋国的北部以及东部曾经盘踞的不是狄人就是戎人指望他们筑城或是开展农耕基本是在开玩笑了。
    所以了晋国从晋景公时期开始向北和向东扩张消灭或是打跑了狄人或戎人得到的都是一些未经过开发的处女地以至于从地图上看去城邑极少大多数区域保持着原生态的环境。
    晋国的南部?大多数城邑其实也是从其他诸侯手里抢的有一部分曾经还是隶属周王室的公卿乃至于就是周天子的地盘。
    晋国与楚国争霸的阶段周天子完全就是嘴巴里含着翔在忍受晋国再眼睁睁地看着晋国一再南扩。
    晋国与楚国争霸时期郑国倒血霉不单独体现在成为受气包上面晋国从郑国夺取的城邑数量同样不少致使郑国最为感到不能忍的则是“五氏叛乱”后晋国夺取了“滑”地。
    智瑶在脑海中捋了捋结合看过的一些山川舆图很能搞懂晋国为什么不想搭理秦国。
    “河西再往西一大片无人区不是什么黄土高坡纯粹就是原始森林密布不然就是大片草原。当然有利用价值可是相似的地盘简直不要太多。在晋国看来肯定没有太大吸引力啊。”
    现在的扩张真心不是单纯为了土地也不是其它什么资源重要的是人口、人口、人口!
    无主的土地太多大片大片没人宣示主权的处女地单纯为了获取土地何必去打打杀杀。
    晋国向西扩张已经抵达了山川地势限制下的一种局限。简单说就是目下的分界线对晋国有利再往西会变成对秦国有利何必再西扩呢?
    “我家口众迁徙此处多为‘邦’经年如需筑城亦可。”智瑶有专门统计智氏在‘邯郸’和‘邺’周边已经聚拢了将近三十万人口。
    到了这一步不止智氏内部清楚智瑶向东发展的意志坚决连带其余家族也看清楚智氏未来的发展核心东移。
    有三十多万的人口城邑却是只有两座可以想象“邦”会有多少。
    不过智瑶不是让谁胡乱选个地方建立村庄一样是进行了很有秩序的安排。
    他根据可用耕地的多寡安置了相应的劳动力充分利用起了人力又不至于使某地过于荒废。
    要说有什么问题的话大概只剩下人口膨胀后的麻烦届时能不能再将人口分散将成为关键。
    春秋时代的“邦”就是村落只是智瑶往集体农庄的趋势发展了。
    集体农庄这种玩意当然只适合特殊时期用好了就是将劳动力往更可控的方向发展轮到不再和适宜就是阻碍社会往更先进的等级进阶。
    等待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智瑶会在新开垦的区域再大肆搞集体农庄什么时候集体农庄会消失取决于土地的开垦进度最后就是爵位制度什么时候实施了。
    没错智瑶后面会大肆地赏赐土地不是一大片地奖赏给某个家族其实就是一小块一小块赏赐给立功的个人。
    类似的制度其实是赵鞅作为先驱者后来被商鞅等等法家借鉴由于商鞅太过出名并且秦国被改造得很成功的关系搞得其余变法者的成果被忽视了而已。
    总的来说智氏核心利益东移已经成为既定事实魏氏和韩氏对智氏核心利益东移很乐见其成认定向东转移的智氏跟他们几近不存在利益冲突点能够更友好地进行相处。
    相反韩氏跟智氏置换封地不独是直面秦国同时也因为跟魏氏封地变得更加犬牙交错导致韩氏和魏氏不得不密切注意对方的动向。
    这个是邻居之间的提防心理在作祟何况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