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0章:智氏一门两卿位(第1/3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以功绩论的话晋君午得到的绝对会是一个好谥号关于这点不会产生什么疑问。
    晋君午的功绩?他是晋国的君主无论是哪个晋人做成了什么即便不是出自他的命令事情办成了也会有收获;相反晋国局势不好错肯定也会有晋君午的一份。
    智氏的主张下卫国、中山国、仇由先后覆灭。
    同理齐国、郑国和吴国遭到极大削弱一样是当代晋人取得的成果。
    论负面范氏和中行氏叛乱并被除名再有近期赵氏的除名以及弑君能算是晋君午该背的锅。
    最终一番讨论下来晋君午得了“定”这个谥号再按照既有规则晋位为公谥号便是晋定公。
    因为早先就有储君的关系再来是没有谁想闹什么幺蛾子晋定公没有举行丧礼前众“卿”会先安排公子凿继位为君随后才是举办晋定公的丧礼。
    当然晋君午的薨逝要上报周王室连带定下的谥号也需要得到周王室那边的认可用于记载于史书再典藏起来传于后世。
    很早之前周王室能够干涉各分封国的权力传承东迁之后失去了那份特权。
    关于分封之主薨逝定下了什么谥号一般情况下周王室不会不给面子储君继位也是按照流程同意并认可下来。
    近些年晋国与周王室的关系并不好双方的正式交恶是从晋国找理由拒绝敬献礼器给周王室开始。
    有“正式交恶”这件事情代表着之前就存在矛盾和龌蹉比如晋国称霸之后截取诸侯给周天子的进贡周天子又私下跟卫国、齐国、秦国等诸侯谋图颠覆晋国的霸业等等。
    说起来晋国和楚国争霸阶段真的没少被周天子恶心捣乱最多的就是齐国和秦国了。
    “诸位何人愿往‘洛邑’一行?”智申在问话看的人却是钟全。
    目光注视之下钟全很明白是什么意思再则清楚自己出使周王室最合适站起身来主动承担出使的任务。
    韩庚眨了眨眼睛把要主动请命的话重新咽回肚中去。
    长久以来晋国的韩氏对应跟周王室的邦交哪怕是秩序混乱了都没有变更。
    现在韩氏的封地近乎于将周王室包起来好的一面是能拱卫周天子的安全坏的一面就是想攻打也很便利。
    韩庚心想:“我去还能为赵氏做一些转圜史书记载的用词能更中性一些。让钟全去的话赵氏注定要被钉在历史耻辱柱。”
    原先韩氏之主韩不信死亡源于战事频发关系谁去补上卿位卿位的新排序是怎么样一直以来还没有定下。
    然后赵氏的赵伯鲁出奔去了秦国一下子在中军左之位空缺之后再出现了一个下军左的职位空缺。
    如果没有出现意外韩庚获得卿位应该是下军左只是一下子空出两个卿位再加上晋国卿位的获得方式出现改变一切变得不再固定身为当事人难免会出现紧张与狐疑。
    现在韩庚知道应该先顾着自己再则是早想跟赵氏进行切割哪有心思再去顾忌赵氏在晋国除名之后的名声呢。
    智申发话开始对卿位人选进行讨论。
    狐解第一时间说道:“解以为瑶多次有功于国未有一官半职实属不妥。有功之人获赏此乃正道是也。特请瑶补卿位。”
    在赵鞅掌权时期他有给智瑶安排过“中军尉”这个职位遭到了智氏的拒绝。
    一直以来没有国家官职的智瑶他的的确确是为晋国做了不少事情比较大的几个功绩在其余朝代封侯都是正常的例如一度攻陷“临淄”这座齐国的都城并掠走礼器后来灭掉中山国以及仇由持续削弱齐国这个晋国想灭又比较有顾虑的国家乃至于近期又将卫国灭掉。
    当然因为智瑶是智氏一员甚至是智申的儿子功劳全算在智氏之主智申身上也是可以的。
    所以了智申未必亲自干成过什么事情仅仅智瑶立下的功劳就足够智申作为“元戎”不止合格并显得极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