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8章:今年过后是战国(第2/3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历史学家将姬匄的薨逝认为是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原因是就此之后诸侯的征战越来越频繁并且规模也是一次比一次更大。
    老的周天子薨逝哪怕周王室再是招牌诸侯总归是要派人参加葬礼顺便再参加新王的登极仪式。
    另外再怎么装模作样讲道理是应该罢止征战吃喝玩乐什么的躲着暗地里干。
    然而郑国和宋国、魏氏的战事并没有因为多了周敬王停止下来好些发生冲突的诸侯也是继续开打。
    原版历史上同样没有因为姬匄的薨逝而让战争消弭或许这就是史学家区分春秋和战国分界线的原因?
    多了一个周敬王对不对?指的是上了谥号。
    作为鲁国使节的闵子本该终止田氏的复国赶紧收拾细软回国后来得知哪怕自己归国田氏依旧会举行复国仪式处在犹豫不决阶段的闵子被鲁国那边的来人告知田氏的复国需要如期举行只能留下来进行主持。
    这里有很大的问题等于鲁国没有得到周王室正式通知参加周敬王丧礼之前选择对周王室那边发生的事情装聋作哑。
    最应该表现出周王室尊重的鲁国这样?其他诸侯会怎么样就更加可想而知了呀!
    其实田氏倒是想尊重一下周王室非常要命的是被吴国和智氏双重逼迫他们要是不如期举行复国不止陆上有智氏的大军要杀过来更为严重的是吴国威胁要进攻田氏在海上的岛屿据点。
    吴国有能力从海上出兵吗?他们已经用两次从海路攻击齐国证明愿意承受海航无法确定的损失攻打齐国怎么下不了狠心去攻打田氏海上的据点呢?
    明知道海航的危险夫差在一次之后继续干第二次名副其实就是诸夏第一个敢于挑战大海的君主啊!
    所以吴国不止是诸夏内河第一场规模浩大水战的参与国他们还是诸夏第一个使用海路攻打他国的国家。要是吴国没有突然灭亡的话好像会有很多可能性的啊?
    在一个天上飘雪的日子田氏的复国仪式举行了。
    以恢复对帝舜祭祀理由的话其实应该有更多的诸侯派人前来参加才对可是田氏对列国发出邀请仅有吴国的一些小弟过来更多的国家只当没有这么一回事。
    另外子贡虽然代表智氏出使田氏人却是不会正大光明地出现在仪式上。
    这个是智氏虽然希望田氏复国却不会增强自己的存在感。
    倒是伯噽当天盛装出场尤其还高调代表夫差进行祝贺着实是大大出足了风头。
    站在不起眼角落的子贡看着闵子面无表情地念完了贺词又执行自己的其余职责很能理解到底为什么会那样。
    虽然闵子没有其余几个追求道德的同门那种精神洁癖受命干出这种事情还是心情会异常复杂。
    一方面闵子觉得恢复对帝舜的祭祀是好事。
    另一方面闵子则是觉得周天子薨逝期间这么干简直是太不附合礼法了。
    仪式比较简陋主持仪式的闵子全程木着一张脸应该很高兴的田氏一众族人大多是一脸便秘表情观礼的诸侯使节几乎无法掩饰看笑话以及排斥使得这一场仪式的气氛诡异到了极致。
    当然了该走的流程还是得走直至后面宴请完毕好些国家的使节当晚就走搞得本来心里很堵的田乞一再昂天长叹。
    不对陈国复立田乞应该改称陈君乞了。
    好像又有什么不对?以春秋的读音来论田通陈只是田氏这一支在齐国这边用“田”这个字行于文字后面才以田氏留存后世。
    陈君乞简直烦透了越来越嚣张的伯噽又对代表智氏的子贡没提什么要求感到迷惑。
    直至子贡提出告辞着实让田氏……不对要改称陈氏反正就是增加了他们的急迫感。
    子贡还是选择跟闵子同路两个人在路上借机聊了不少。
    期间子贡得知留在鲁国的师兄弟过得都不好并且三桓的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