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5章:智瑶教子(第1/4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无非就是预设两种选择无论智瑶同意了智开的哪一个提议提出选项的智开永远不会亏。
    对这种滑头智瑶不是那么确认好坏作为父亲则是感受到了亲情。
    如果刻意选择的话智瑶其实更希望智开是一名守成之君。
    任何人开创出一个帝国最为紧要的就在于二代。第一代人打江山第二代人守江山没有比这种更好的传承方式了。
    一个国家的诞生之后第二代君王在任之时往往会是最危险的时期因为第一代的功臣和敌人未必都死绝了。
    功臣不但会躺在功劳簿肆意妄为并且最容易出现权臣。要是第一代的君王还弄了个什么托孤大臣简直就是将继位之君在往死里坑啊。
    敌人斗不过一代他们躲在暗处算计二代或许绰绰有余并且再有那些功臣在某种程度上的反面助力极可能稍微推波助澜就让国家变得风雨缥缈了。
    智瑶当然希望智开懂军事免得对军事什么都不懂做出错误判断乃至于需要用到军队却不知道该怎么用。
    另一方面智瑶更希望智开不要迷恋征战乃至于深刻了解到什么叫不轻易挑起战争。
    任何时候可以挑起战争想要结束战争则不是自己所能决定了。
    看看那些国家建立之后可以传承有序的例子绝大多数的第二代君王在军事上基本没有多少建树并且从第一代开始就为第二代打造仁厚的人设。
    为什么第二代君王要有仁厚的人设?可能是第一代杀戮太大、权威太重、威严过甚等等总之就是将人逼得喘不过气来本着张弛有度的道理到了第二代进行放宽会是很好的选择。
    所以想到这一点的第一代君王他们意识到问题并且了解到严重性第一瞬间冒出来的念头就是教会储君什么是中庸之道。
    很多人并不喜欢中庸思想激进一点还认为秉承中庸是一种无能的借口。这是完全没有了解到中庸到底是什么学会中庸思想的人会有多么可怕。
    知道怎么成为一个老阴逼吗?其中不可不学的一项知识就是中庸!
    “随我南下罢。”智瑶说道。
    智开多少是有些失望比起南下当看客更希望能独领一军有所建树。
    智瑶能理解智开的想法说道:“届时你为一‘师’之帅亦可驰骋疆场。”
    谁没有年轻过?然而人老了之后往往会变成年轻时期讨厌的那个人。
    智瑶很清楚光是依靠压迫只会适得其反愿意花费更多的耐心来看顾智开成长。
    希望有自己的建树是吧?年轻人都会有这种思想的。
    智瑶想将智开放在眼皮子底下到时候智开想怎么浪或许智瑶会给创造出足够好的环境。
    道理就是智瑶不希望智开迷恋征战问题是智开也要有征战的经历免得接触君权之后各种手忙脚乱。
    有那么一个例子的呀。
    在秦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情况下马服君跟秦军对战打赢了一次以双方的战损比来看着实称不得是一种什么史诗战役但就是因为谁都无法战胜的秦军被马服君击败没人在乎马服君的对手是谁只知道马服君打赢了秦军造就了马服君偌大的名声。
    马服君被传得太牛逼了他的儿子背负上了自身无法承受的重任更悲催的是刚出新手村就遇到满级大老怎么可能不悲剧啊!
    在此之前赵括有什么履历?他大多数时候在当辎重队的负责人跑到代地当过屯田官指挥大军作战的经历还真没有一次。
    某种程度来说赵括能统率几十万人还能把一切安排得井然有序着实是很了不起啊!
    仅是能指挥几十万大军这一点赵括胜过了绝大多数将军一切只因为指挥的是几十万大军。
    特地强调“几十万”这个数字原因是绝大多数将军最多就能指挥两三万有能力指挥十来万就更不得了。
    注意是有效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