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4章:芸芸众生(二)(第1/4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原国骑兵的编制与步车混合部队相同存在区别的是没有战车兵。
    那么就是说骑兵编制里面存在步兵这个兵种?是的骑兵部队里面确实存在步兵只不过使用骑马步兵代替。
    不过自古无论是骑兵还是有了战车、坦克之后一样是存在步兵的编制真不是叫骑兵部队或装甲部队就没有步兵甚至步兵在其中占的数量一点都不少等于历来就是混成部队。
    卫桃升官接手了一个未满编的“旅”看完名册又实地走了营地一圈不得不感叹战时就是这么一回事。
    这个未满编的“旅”在册人员为七百余骑兵五百余骑马步兵再算上照顾战马以及各种辅助人员总人数约一千八百人。
    骑兵和骑马步兵都归于战兵其他人在必要的时刻可以拼命问题是他们并不算战兵的一员。
    战兵与非战兵的区分不止是在名称上其实就是素质的差距说更明白点就是从训练度到装备都存在明显区别。
    “敌军总数十八万?”卫桃不久前刚知道这个消息。
    换作是卫军的一员别说是十八万敌军有个三五万都能被吓尿。
    毕竟卫国最高光的时刻也就是起兵三个军团的三万七千五百兵力他们被赤狄暴揍了一顿迁都衰弱之后就再也没有出动过三个满编军团更加没有再担任过盟主出战是充当小弟的存在。
    十八万的联军之中八万是楚军宋军有五万第一次参战的越军一样是五万。
    因为已经成为旅帅的关系卫桃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知道八万楚军有两万进入“宛”城有三万分散在“宛”城周边剩下的三万看顾位处“阳陵”的辎重囤放点;五万宋军位于“长葛”的方向其中的三万距离“新郑”应该不到二十里;越军则是四万驻扎在“制田”区域一万留在“菟氏”看管后路。
    那么一看原军好像对联军的部署了如指掌?事实上也是这样原军派出的斥候非常多可能无法百分百掌握联军各部的动向对于联军的大部队在哪则是时刻监控着。
    联军没有合兵一处?能够看成楚国已经不再作为联军的绝对核心没有绝对核心的联军注定不存在协同作战知道盟友有难会不会相救都是一个问题。
    “我军先攻楚军再战宋军?”宁兴是卫桃这个‘旅’的监奄。
    所谓的监奄就是后勤管理人员自然需要先搞清楚军队接下来的任务好提前做好一应该做的准备。
    卫桃之前跟宁兴并不认识暂时也还没有过完成磨合。
    不过原军完善的官职制度以及培训流程的作用摆在那里哪怕同僚完全陌生他们仅是各尽本分就不会让团队垮掉。
    “先攻楚军。我部西下颍水袭击楚军辎重。”卫桃给出了答案。
    楚军将辎重囤积在了“阳陵”也就是后世的许昌市附近。
    卫桃在会议上听到一个猜测高层认为昭固救援“新郑”的决心有限否则不会把辎重放在距离“新郑”一百八十里之外的“阳陵”。
    其实就是楚军的辎重一直被针对着实让他们怕了。
    “宛”跟“阳陵”的距离比较近可是也有八十里左右。
    基于各自距离的关系军事会议上还有另一个说法楚军吃够了原军骑兵袭扰的苦头一再丢失辎重让昭固不敢将囤放地点安置得离主战场太近。
    卫桃所部接到的命令就是前往袭击位在“阳陵”的楚军辎重囤放地要求在一天之内必须抵达同时对楚军囤放地实施有效攻击。
    “此地敌军守军三万。”宁兴自己就是管理后勤辎重的负责人明白楚军既然那么重视物资的安置守卫必定非常森严想一击奏效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他们需要清醒的是“阳陵”并不是一座城池而是作为一个地名。
    如果是城池的话?想必原军高层也不会只想用一个“师”的骑兵就破坏掉。
    正因为“阳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