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01章 苛政猛如虎(第2/3页)  天下豪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官长一旅称“某长”是共和军最新发布的条例中规定的。

    清田的事儿,不会让共和军的大兵来办吧?如果是那样,大户们可就惨了,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啊!

    农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群人正走过来,为首的是个穿着丝绸儒服,带着东坡巾的老者,胯下是一头驴子,身边还有几个家丁仆役模样的人护照。

    这老者正是张王村的大地主张重德张老秀才。老秀才的眉头拧着,显得心事重重。

    老秀才的大地主很可能要干不下去了!

    这个可怕的消息来自老秀才在静安县衙当押司的儿子张安。

    河北的进士向来比较少,所以地方上官户也少。一个特奏名出身的老学究就是了不得的存在了!张老秀才虽然为特奏名奋斗了终身,但是连发解试都没有过一次,也就没有机会了。

    不过还有另外一条路子可以维持张家的大户地位,就是让子弟出任静安县的胥吏。

    宋朝的胥吏是可以世袭的,张家是静安大户,自然世世代代都有许多子弟充当押司c捕快之类的胥吏。

    另外,张王村的保正,那么多年来都是张老秀才在当着。

    所以张家就是静安县的地头蛇,是知县c县尉都不愿意招惹的存在。

    既然是地头蛇,自然就要在田税c户税上做点手脚了。张家虽然是形势户,但是在纳税的时候从来不是重点!因为收税的根本就是他家的人。

    至于手中的土地,更是大半隐瞒,小半则用白契——也就是买田不过户,仍然把田税加在卖了田地变成张家佃户的农民身上。

    当然了,这种做法在大宋也不算什么,各地都是这样的。

    隐田c白契c高利贷和垄断地方商业本就是地头蛇们敛财的四大手段嘛。

    在大周共和国占领深州后,老秀才一度有点紧张,因为大周共和国一开始要地主们去“换契”,要把宋朝的田契换成大周的。

    而且不是随便换,还要纳粮一斗,还要有过去一年的完税凭据,还得有大宋的官府所发的田契。

    要求那么高,地方上有势力的大户都不怎么愿意换契。一方面不舍得一斗粮食;一方面他们也没纳税的凭据和合法的田契。人家也不给换啊!

    因此只有一些没什么倚仗的中农c富农老老实实换了契

    而等到共和0年秋后纳粮的时候,依法换契的中富农们就都觉着自己吃亏了。

    因为静安县衙只收他们的税,而不向隐瞒田产的大户们征税——这可真是糊涂到了极点!

    哪怕在宋朝的时候,这样也是不行的一县土地九成不登记,不纳税,就一成在交税,而且也没有多交,这朝廷的收入岂不是要锐减?

    大周共和国也太好说话了吧?

    不过张大户他们还没来得及高兴,噩耗就传来了!

    大周共和国执政府决定全面清查河北c京东c京畿c京西北等新附土地的田亩状况。

    凡是没有大周共和国换发的合法田契的土地,一律没收归公!

    一律没收啊!

    张老秀才一转眼就得倾家荡产!

    不过老秀才一开始也不慌张,因为他家那么多人在县衙做事,要清田还不是自己人来清?

    可是更可怕的噩耗随即传来了,这次清田将由驻扎静安县的一营共和军负责,地方官府胥吏不得与闻。

    这是要明抢啊!怪不得大宋朝廷称大周共和国是东贼,原来他们真是贼啊

    张老秀才一听到这消息,马上就坐不住了,今儿一大早就带着家丁和礼物去静安城找门路了。

    现在的知深州事陈遘可是留用的前朝官员,进士出身的文官,不能那么不讲道理吧?

    一个清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