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60章 天意(第3/4页)  诡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荀攸看了一眼刘协,猜测刘协估计没有能够体会到其中的要害,便耐着性子解释道“昔日党锢之祸,冀豫二州最盛……”

    “哦……”刘协点点头,但是实际上还是属于完全茫然的状态。党锢之祸么,他老爹干的事情,刘协怎么会不知道,当时前前后后持续了进二十年的时间,不知道有多少士族子弟因此而被捕入狱,也有大量的士族被“锢”,也就是不得为官。

    二十年啊,可以至少两三代人都深受其害,而作为支持光武帝刘秀起家的冀州豫州两地,又是受党锢影响最重的地方,没办法,这两个地方的士族最多,基数最大,自然深受其害。

    荀攸继续解释道“陛下,大将军、后将军为何能在冀豫之地如鱼得水?皆因党人之故也……”荀攸看了看刘协,这样能明白么?

    “哦……”刘协点点头。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么,没有冀州豫州的士族支持,袁绍袁术根浪不起来,但问题是,这个和僭越、迁都有什么关系?

    荀攸微不可查的叹了一口气,继续往下“大将军之前,有立幽州牧为帝之意。”

    “朕听闻……”刘协皱了皱眉头,道,“后将军反对此事……”

    荀攸笑而不答。

    刘协思片刻,恍然,点了点头。“如此来,袁氏早有谋逆之心……”

    荀攸点了点头道“正是。”

    袁术反对刘虞,并非真的维护刘协,而仅仅是反对袁绍而已。

    “爱卿所,冀豫党人……党锢之事……”刘协沉吟片刻,还是没能想明白,有些不好意思的低声道,“又与迁都有何关联?”

    “许地,上古尧舜之时,曾有高士许由,牧耕于刺,洗耳于颍水之滨……”荀攸将今日朝堂之上曹仁所的话又重复了一边,“迁都于许,一来可表朝廷有洗涤向新之意,二来也可稳豫州党人之心……”当然,还有第三个方面的原因,只不过荀攸觉得没有必要和刘协讲清楚。

    一个国家的首都,向来就是最为重要的地方,自然不可能是像游牧民族一样,任性的想到哪里就到哪里,结果导致大臣想要报备最紧急的事情的时候,竟然找不到皇帝……

    因此迁都许县,是曹操和很多人共同商议出来的结果,自然也包括荀攸在内,只不过今天是第一次知会刘协而已,同时也为了不让刘协能够配合,荀攸也早就准备好了要跟刘协解释沟通一下。

    党锢之祸,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引发了黄巾之乱,而是因为这个事情导致了几乎天下士族都开始排斥皇室,开始觉得汉灵帝这个老子他娘的干的不是人事,从而引发了政治阶层的不稳固,在董卓这个外因的引诱之下,饱受了近二十年的党锢之害的党人,忽然觉得把持,甚至是推翻,另立皇帝,也并非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没看到董卓大兄弟做得那么的溜么?

    于是乎在一片的呼喝声当中,党人开始寻求在政治上的领导者,董卓的暴脾气和很差的出身,最终导致了士族党人的集体背叛,而声誉较好的袁绍,则是利用在党锢时期竖立起来的名声,成功的继承了这些党人的殷切希望。

    但是并非所有的党人都是支持袁绍的,比如颍川的荀氏。

    那么作为当下大汉的皇帝刘协,自然就需要对这些表示支持的士族子弟给予正面的回馈,而迁都颍川的许县,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最好的一个态度的展示。

    讨伐后将军袁术,跟僭越不僭越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只不过就是拥护汉室的党人和反对汉室的党人的第一次剧烈的碰撞而已……

    刘协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点头道“朕知矣……下次朝会,爱卿可再提此事,朕当允之……”

    荀攸长拜道“陛下圣明!陛下上体天意,下顺民心,大汉中兴,指日可待!”

    刘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