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3章 现场会(第1/2页)  大国轻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3章现场会

    流水线生产,又叫流水生产流水作业,指劳动对象按一定的工艺路线和统一的生产速度,连续不断地通过各个工作地,按顺序地进行加工并生产出产品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是对象专业化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发展,是劳动分工较细c生产效率较高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是美国汽车工程师与企业家亨利福特nrr于1913年在密歇根州的nr,建立的生产系统。

    但显然,目前爱民鞋厂的情况不适合这种生产方式,于是杨立民将旗改变,参照流水线生产,又利用当前的生产条件,设计出一种流水线生产方式。

    劳务公司的员工整体素质自然是无法和厂内正式工相比的,这也是限制生产效率的最大因素,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将弊端尽可能的减弱。

    在流水线生产中,作业人员只是进行简单重复单一工作,或可兼做相临近的几种工站,这刚好可以避免掉人员整体生产技能差的弱点,经过简单的培训,仅仅学会某一项或者两项生产工序,短期内达到生产需要,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生产效率,这也是杨立民所能想出来的最可行的提高产能的手段了。

    他将所有人员挑选分成两批,一批是没有文化,脑子反应比较迟钝的,用作搬运工,拥有技能的,按照技能按照制鞋工序分化成十余个工种,按照各自的技能分散在各个工段,这样也就简单的组成了一条生产线。

    当然这样分组也造成了有些工段人数很多,有些工段的人数很少,极不均衡,这需要培训,也就是师傅带徒弟。

    目前,劳务公司的车间,仅仅是一组生产设备,也就是说,只能同时生产一种产品,杨立民也是无奈,只好麻烦一点,按照销售情况作出生产计划,进行排产。

    不过好在他们所生产的女鞋也仅仅只有两种,一种是高档的女士高跟皮鞋,一种是高跟帆布鞋,问题倒是不大。

    前一个月的时间,公司的这些人手也大都学会了一些技能,重修做出规划后,倒是很快适应了过来,每个人各司其职,生产效率陡然提高了很多。

    “杨经理,今天竟然生产了三百双,比之前多了整整60双!这台吓人了!”马莹拿着手上的统计表,跑进办公室竟然还是有些难以置信的样子。当然,这数据是没有错的,她刚才已经亲自把数据跟实物核实过了,否则,她是坚决不会相信的。

    杨立民闻言仅仅是呵呵一笑,他早就意料到产量会马上大涨,这个消息对他来说真的不算什么。要知道,这生产方式可是他亲自设计的,怎么会不知道有多大效果。

    “嗯,不错!后面每天还会提高的!”杨立民一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样子,再次抛出一句话来。

    “还会增加?”马莹感觉自己的头有些晕,要知道,厂里每天生产量才不足150双胶鞋啊,那些可是正式工啊。

    “好了,下班吧!”杨立民笑笑,直接走出了办公室。

    果然,到了第二天下班时间,马莹在看到统计表的时候,再一次惊叫了起来:“310双?!”

    到了第三天:“345双!”

    不过经过连续三天的刺激,马莹也接受了这种刺激,或者说是麻木了:“给你报表,今天380双了!”

    马莹依然没搞明白到底什么怎么回事,这怎么还在增加,但是杨立民可是心知肚明的,因为每个人仅仅负责单一或者两三个工序,作为学徒的人掌握起来是很快的,加上不断的重复,熟练程度很快就增加了,效率提高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当然了这种提高也是有一个限度的,当数据达到420双的时候,就很难超越了。不过,这个数据已经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了。要知道,这个数据也就是等于告诉了所有人,劳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