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八章:亲疏远近一念间(第1/3页)  崇祯本科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整个正月五天假,朱由检除了初一朝议完,陪了一下太子和陈圆圆,其他时间全都在将军山,和方以智,宋应星商讨事情。

    技术进步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穿越者像《临高启明》那样,是带着技术员,图纸以及材料进场。

    只负责建设,那当然会很快,否则,任何一门技术的发展,都会是一场艰难的旅程。

    在大明的时代,方以智掌控下的理工学院,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做出了唯一的一个科技成果,那就是:水泥!而且还是土法水泥。

    这是大明现有的技术手段中,最容易突破的一个材料。因为,大明是瓷器大国,对烧窑有充分的了解。

    景德镇的窑工,加上朱由检给的配方,土水泥很快就生产出来。而且,大明也不缺烧石灰的技术。

    别小看了这一点点技术的进步,它让理工学院的很多项目的基建速度提高了几倍。

    建炼铁厂的一个大台面,原本是需要两百个人半个月的活,用上水泥之后,只需要一百个工匠,七天完成。

    “淮南的煤,挖出来了没?”

    朱由检很着急,时间不等人了。南京周边都是不缺铁矿,可唯一缺的是优质的煤。炼铁用的是焦炭,但是高品质的煤对炼铁的影响却是很大的。

    “煤是挖出来了,可是运不过来。路太远了!”宋应星主要负责大项目的跟进,朱由检指出的几处大矿,倒是很容易找。可惜,煤和铁相距的距离让人可惜。

    “等不了了,铁矿还是先集中到六合开挖吧。炼铁只能用最好的木炭了。”

    朱由检记得在资料上看过,南美洲也缺煤,巴西一直是用木炭炼铁的。焦炭的好处就是良好的骨架支撑,如果用硬质木炭,可能也能凑合。

    大明最好的铁料不是产自北方,而是两广。其中的原因就是北方炼铁用的是煤,煤没有焦化,含硫量高。而两广用的是木炭,出精铁的品质要好的多。

    “可是,木炭的用量太大了,也难以购买。”按照朱由检对精铁的需要量,用木炭恐怕是一个海量数字。

    “把对面那座山给我砍光了。”朱由检是真急了,别看已经整合了江北的三个军阀,可是军队装备已经严重老化。

    马上就要打打仗了,整个南京兵部的库房里,找出来的全都是锈迹斑斑的装备,甚至连永乐年的武器都有。

    与其修理这些破烂,还不如直接回炉造新的。

    就在朱由检焦头烂额的时候,王承恩悄悄的来到门外,朝屋里望了一眼,见朱由检正在忙,他也没有打扰,安静的退了一旁。

    朱由检余光里已经看到了王承恩,知道有要事。

    “就这样吧,今天就到这,告诉猴崽子们,还是那句话,不要心疼钱。”

    方以智,宋应星走后,王承恩像影子一样溜了进来。

    “老家伙,你咋走路不带声音啊?”朱由检发现王承恩越来越像个间谍头子了,走路不出声不说,还喜欢站在光线最暗的地方。

    “老奴老了,身上没几两肉了,自然走路响声小。”王承恩这几个月累坏了,组建一个新的特务机构,不容易。

    “身体要紧不?要不要我赏你几个宫女?你不会在宫里没有对食吧?”

    这句话,如果是一般人说,王承恩估计会记恨一辈子。可是,朱由检的痞子样他早就见识过了,也知道朱由检是在跟他开玩笑。

    “南京城里又有士子聚集,有人在集中搅局。传言要逼迫万岁爷开科。”

    “嗯,比上次有进步。能提早发现,你的手下办事越来越靠谱了。”

    对于上次攻击理工学院的事,王承恩还是显得自责的,当时那么多人闹事,厂卫居然不知道,可以算是严重失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