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二章:对策(第2/3页)  崇祯本科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哗!”四座皆惊。在座的人之前所有的目光都盯着李自成,盯着南京,谁也没有把小小的李岩放在眼里过。

    “只要李岩在山东,我大金就别想南下成功。山东,随时随地都可以威胁到京城的安全。”

    “不能吧,李岩号称十万,也没有多少兵力啊。”豪格不信李岩有攻打京城的本事。

    “王爷难道没有看出,李岩的十万兵是实数吗?他的避而不战,就是尽力的避免和我大金决战,只要这十万兵不垮,永远就有威慑的存在。”

    “此局如何解?”多尔衮听到了兴奋处,洪承畴明显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臣以为,就算是李岩被剿灭,我大金也会面临伪明的阻击。朱由检已经不是臣之前了解的那个崇祯皇帝了。”

    这也是洪承畴最疑惑的地方,他完全没想到朱由检南渡之后居然下出了这么漂亮的一手棋,硬生生的把一盘死局扳成对局了。

    “山东不是全局的关键,只是对弈的开端,此局已经显示出国力比拼的局面。我大金应当早作谋划,不可只着眼于山东一点。”

    “洪先生,这我就不明白了,你刚刚说山东是一根毒刺,为何现在又说山东只是一个开局呢?”阿济格觉得洪承畴有些危言耸听。

    “山东之后,还有淮泗。淮泗之后还有江防。朱由检已经步步为营,为阻我大金南下设置了多道防线。最后拖垮我大金。”

    这句话一出,连大玉儿都黑着脸了。这等于是浇灭了她心中最大的希望。

    “洪承畴你大胆!”豪格蹦了起来,指着洪承畴就要骂。

    多尔衮抬抬手按按说道:“洪先生何意?”

    “启禀摄政王:因为我大金的后继力量不足。王爷请看,整个北方,人口凋零,土地荒芜,如果战争被拖延住,我们将陷入困局啊!”

    其实不用洪承畴说,掌舵的多尔衮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单单拿粮食来说,养活三十多万大军,后金已经有些吃力了。

    原本以为只要入了关,粮食要多少有多少,可是就这一年来看,粮食依旧紧缺。整个北方只是一片早已经被打烂了的荒地,生产力还不如辽东。

    中原的产粮大省河南,甚至连前线大军一半的军粮都供应不上,还得从山西南运。形势最好的山东,还在李岩的骚扰之下。就连京城的消耗,居然要靠外关补充。

    “臣有三策:一是争夺人口要吸引南人北归,给予土地田亩,恢复生产。北方有大量荒地,我大金有蒙古的畜力,借此吸引更多的南人北上。”

    “哼,都给了他们,我八旗去喝西北风?”多铎不屑,洪承畴的话无疑痴人说梦。

    多尔衮瞪了多铎一眼:“先生请继续说。”

    “二是:尽快开科取士,尽力争取中原士子之心,为我大金储蓄人才。”

    “这些我们已经在做了啊!”大玉儿不明白,后金在占领京城之后,于去岁秋已经举行过一次科举了,为何还提这事。因为这个事情,已经让很多八旗不满,觉得是夺了本属于他们的官位。

    “远远不够。我大金要争夺的是整个汉人的天下,需要的人才是海量的数目。”洪承畴摇摇头,他非常明白,大明的人聚集地是江南,不把江南的人吸引过来,在京城搞的科举就是一个笑话。

    “其三:重视火器,休整武备。臣也看到过豫亲王带回京师的所谓战车,此物乃伪明新造的防御利器。不过臣以为,此物不足惧,只需火炮多门,即可毁之。”

    孔有德为了解脱罪责,硬生生的抢了两辆胡斯战车。这东西差点没被神话。不过在洪承畴看来,多铎的失败只是准备不足而已,并不是胡斯战车本身有多厉害。

    后金除了八旗之外,其实很重视火器的运用。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