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二十二章:送给朱由检的倭女(第1/2页)  崇祯本科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朝鲜和倭国的战争朱由检当然了如指掌,但是现在的战况还远远没有达到朱由检心中的预期。

    要怪只能怪朝鲜还是硬不起来,战争这才打到哪跟哪,朝鲜已经不想打了,他们估计也发现了这场战争是个坑,如果真打下去,朝鲜只怕要陷进去。

    至于日本,这属于典型的灾难。日本现在只想尽快结束战争,然后让他们当孙子都行,这群人比朝鲜人贼。

    朱由检看着朱舜水,他现在想到了一个问题,万一朝鲜没有按照朱由检的意思,继续战争的话,日本很有可能就此逃过一劫。这不是好兆头,得想办法在中间填点柴,挑点事。

    但是现在的情况,还不是大明直接介入的时候,该怎么做这件事呢?

    “百倭女,是不是一个个都挺漂亮?”朱由检突然问。

    “当然,都是幕府从倭国各地精挑细选的,大部分都是武士家的家女。”朱舜水像看sn一样看朱由检。

    朱由检估计朱舜水现在心里肯定在想,皇上就是个伪君子,一边说不要女人,一边想着这些女人的出身。

    “传旨下去,朕三日后要去登莱巡视海防,让这两国都把秀女送到登莱去。”朱由检眼珠子一转,就想出了一个馊主意。

    如今的朱由检,想从南京到济南,走的可是新修的官道。这条官道采用的是细沙石子路,辅以两边水泥排水沟,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路面上绝对不积水。整条官道又直又平,四轮马车跑在上面比以前舒服多了。

    再加上现在大明的四轮马车地盘有了突破,转向装置和减震装置都做了重新设计,该用的弹簧都用上了,已经慢慢有了后世轿车的感觉了。当然,这东西放在后世,大约也就是”三蹦子的水平。

    但是已经很好了,起码“三蹦子”在平路上也不太震。朱由检倒是能一路上在车里呼呼大睡,逍遥快活。

    马车外是一望无垠的田野,大量的荒地都已经重新被开垦了,大明的百姓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勤劳的百姓,只要给他们太平的环境,再给他们锄头和种子,他们能把所有可以种庄稼的地方都种上种子,然后生根发芽。这就是我们可爱的人民。

    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自从朱由检在江南落脚稳定了之后,整个大明连续好多年没有发生灾害了。年年都是风调雨顺,比崇祯初年的情况好了不知多少倍。

    这种情况同时也非常适合新修水利,而大明在水利方面近年最大的工程就是修理疏通黄河水道和堤坝。在黄河最容易决口的地段,河南和山东两省重点加固了堤坝,山东省还连续三年都派出劳力疏通黄河下游河道。

    最让朱由检感到开心的,就是有一些地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农庄,而且这种农庄还是以集体方式在经营。因为朱由检发过圣旨,北方的土地不做分封,地权是朝廷的,可以承包给个人。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北方大家族就集体承包,然后集中种植。有人说,你这不是吃大锅饭了?

    事情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在这个时代,宗族权利还很大的时代,一个家族的族长往往有很大的管事权,这种集体权利集中的地方,其实是适合吃大锅饭的。

    有人愿意出头来统一调配,相当于是一个农业集团在经营,朱由检是不管这种事的。

    朝廷没有必要事事都管,至于下面想怎么干,只要不违背律法,朝廷管不着。农民比官员想象的要聪明,尤其是在对待吃饭的问题上,从来不含糊。

    整片农庄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够规模化经营。当道路拓开之后,有些东西就能直接转化为商品,向更远的地方流通。

    最先大规模流通的,其实就是粮食。别看大明各地不缺粮,但是把自己种的一小麦拿去换大米这种事,就是最初的商品流通。

    朱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