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九章 教育(求收藏)(第2/2页)  齐霸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音说道:

    “周天子在镐京设立的大学名为辟雍。辟雍在太庙之内,镐京的西郊,灵池之畔。是一座圆形夯土台基,外圆而内方的明堂,周围引水环绕,远观形似碧玉圆圜。其学有五,北方叫上庠,东为东序,南为成均,西为瞽宗,中间叫辟雍。而各个诸侯的官学叫泮宫,形制等级较天子的低,只有三面环水,所以称泮。”

    小白边听边点头,偶尔也问一下师清,不多时,小白便把齐国的太学给逛了一圈。齐国的泮宫也在太庙里面,是一座高台上建起的宫殿,也被称为明堂。据师清所说,在早期由于宫殿不多,这座建筑在平日里也就是祭祀,朝会和献俘等各种仪式的举办场所。现在由于历代先君都兴修了不少宫室,所以这处明堂便成为专门的学校了。

    当然,泮宫也只是成为了齐国的太学,但在临淄其它地方也有小学。每个地方因为人数不同规模不一,一般在闾间的称塾,党有序,乡间称庠。由于有知识的人才和文献典籍全部由官府把持,所以此时的人们要想接受教育就必须前往官学学习。

    而在古代官学里面,是官师不分的,所有的教师都只能算兼职,他们本身都是官,也都是有本职工作的。也有些年纪太大的官员不能任事,便在太学里养老,顺便教授下学生。

    太学便是由大乐正师音来主持,他的本职工作是在王宫之中演奏礼乐的。当然,齐国宫中的那些乐师也归他管辖,他的属官有小乐正,还有师氏,保氏,乐氏等一众教师。被小白安排前往主持招贤馆的师华,曾经就是小白在官学里的教师。当然,他是因为追随小白去莒国才被小白看重的,如若不然,他大概也是太学教师中的一员。

    当小白随口问起大乐正师音他是何时担任大乐正的时候,师音很是感慨地向小白说道:

    “下臣的祖先曾是镐京时辟雍里的一名乐师,在犬戎攻破镐京之后,平王东迁之时来到了齐国。由于他带着周王室里珍藏的不少典籍,他本身又很有学问,便被当时的齐侯任命为大乐正。负责教授齐国乐官礼乐,顺便执掌齐国的最高学府――泮宫。从那时起我们家族便担任大乐正,到现在已经近百年了。而我从三十岁接任大乐正之职,也有近二十年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