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7章借势改革(续)(第1/2页)  齐霸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朝堂之上,蔡国的使者蔡京正在拜见小白,在行完礼节之后,小白便在朝堂上的一众大臣们的围观下询问蔡使此齐的目的。早就与管仲接触过的蔡使便立刻讲述了蔡国的悲惨遭遇,在说到蔡侯被蛮夷楚国给俘虏了去,谈到动情之处的更是不由为他们的命运悲惨的国君流下了眼泪,引得齐国朝堂的众人心有戚戚焉。

    “齐国自太公之时便为周室所信重的大国,而成王更是命太公和齐国,拥有五侯九伯的征伐之权,为的便是齐国能担负起讨伐蛮夷,帮助华夏亲戚的责任啊!现在蔡国遭逢大难,还望齐侯能够帮助蔡国,勿使楚蛮再侵掠华夏啊!”

    蔡国这个叫公孙京的使者前日已经见过了齐国的宰相管仲,他也从管仲那里知道了齐侯对蔡国的遭遇很是同情,但因齐国众多大夫意见不一,所以对楚国侵蔡一事没什么想法做为。

    其实蔡京也知道,蔡侯现在被楚人俘虏,国内的意见也不统一,连同处于南方抗楚前线上的郑陈两国都不敢有什么行动,鲁宋两国也只愿提供点道义支持,他也不奢望齐国会有什么行动。

    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蔡国还是要向自己的华夏亲戚们进行求助,即使这次各国帮不上忙,说不定下次楚国入侵就可以得到支援。而管仲在和蔡京见面时便向他表达了齐国愿意带头抗击蛮夷,维护华夏秩序的这个意思。

    虽然这次因为齐国准备不足,帮不上什么忙,但还是有帮助蔡国的意愿的。只是国内很多大臣都不能明白楚国人入侵的严重性,所以大家对抗击楚国的积极性不高。

    而你若能在朝堂上为齐国大臣讲一讲楚国蛮夷对我华夏的侵掠,那在将来蔡国面临楚军威胁,需要齐国解围时不就更容易了吗?虽然此次齐国帮不上什么大忙,但做人要目光长远,只要楚国的威胁犹在,蔡国便需要齐国这样的大国相助。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在朝堂上向齐国求助呢,这样我们国君在帮助你们时也有了理由。蔡京觉得管仲的说法有道理,反正蔡国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于是便在齐国朝堂上演了蔡使哭求齐国相助这一幕。

    齐国的贵族们对蔡国的遭遇都很同情,当然了,在当事的楚蔡之间,一个是华夏亲戚,一个是南方蛮夷,要帮谁难道还需要考虑吗?至于楚国是南方大国,实力强大,但我齐国难道会比它弱,怕了它?

    现在的楚国虽然开始了扩张,但相较于百年之后或者战国时的楚国,无论国土面积还是人口都不是一个量级。与齐桓公之时疆域已经定形的齐国相比,楚国可一直未曾停止他们侵略的步伐。现在的楚国还只局限于湖北的江汉一带,连河南的南阳盆地都没吞下,可以说比齐国大不了多少,而在人口上,两国都在一个数量级。

    楚国人之所以能肆无忌惮的吞并扩张,其实与他们敢于跳出周室的礼乐制度,主动以蛮夷的身份进行兼并战争。而与此同时,身为华夏诸国的齐国,在征伐兼并时还要注意国际影响,以至于小白灭掉了谭国还提心吊胆的,生恐引发华夏诸侯的集体谴责,万一来个反齐联盟什么的那乐子可大了。

    而现在有了楚国这个更加不顾及吃相的顶在前面,小白和齐国即使进行扩张也有了洗白的方法,比如用尊王攘夷为号召多找几个盟友。想来那些受楚国威胁更深的国家,在齐国不去侵略他们,反而会帮助他们抗击楚国时应该会帮着齐国摇旗呐喊才对。

    正是在这种考量之下,小白才决定在口头上帮助蔡国去抗击楚国,想要齐国单独去顶在抗击楚国第一线那不可能,事实上小白都恨不得与楚国达成攻守默契了。楚国可以用小国不服楚为借口搞吞并,齐国可以借助“楚国n”团结中原的华夏各国,名正言顺的担任诸侯霸主,这可真是合则两利呀!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小白光明正大的提出建立一支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