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后金攻势,用战功来抵消从大明割走了琼州岛的罪过。
这种明眼人一看就会觉得很荒谬的说法,在朝野间居然颇有市场,很多人都为其所惑,认为海汉对大明其实并无敌意。费策贤虽然不信海汉人这么好心,但他也认为海汉可能是为了能让大明彻底放开贸易限制才会出兵辽东。不过等他来到三亚,在图馆和各种场合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之后,就慢慢意识到海汉的目的可并不是外界所想的那么简单,起码海汉人在推广自家军火的时候可没少拿这当作宣传手段。
不算海南岛,海汉在大明海岸线附近经营的殖民港也已经有七八处之多,其中一多半都是具备了军事据点的功能,常年驻扎有一定编制的海陆部队。从北到南,大明的海岸线其实已经整体处于海汉的监控之下,而能够控制这数千里的海疆,也是被海汉用作向外界宣扬其海军威力的实证之一。
就连国土最宽广,国力最强的大明帝国,其海疆都在海汉海军的控制之下,还能有比这更具说服力的广告宣传吗?对此表现的最为积极的安南国,近年一直打着联合巡航或是军演的旗号,派出舰队在北部湾频繁活动,俨然将原属大明的海域也当作了自家后花园。安南如此嚣张的底气,就正是在于他们借助海汉提供的战船和训练手段,成立了自家的海军。虽然规模不大,但也足以镇住水师已经基本荒废的广西明军了。
而福建水师行事还要更为猖狂一些,最近两年海汉海军频频在辽东海域行动,据说舰队中一直都有来自福建的舰船和人员参与。而前次海汉出兵攻打马尼拉,福建方面似乎也派出了部队参战。这些不跟京城打招呼的行动,一方面是福建许氏目无朝廷的忤逆表现,另一方面却是展现出得到海汉帮助的福建水师所具备的战斗力——现如今能有实力出兵辽东和马尼拉执行军事任务的大明水师,有且只有这一支了。
费策贤虽然不喜海汉故意扶持福建,人为制造朝廷与地方上的分立局面,但他也不得不承认,海汉在海上武装方面的实力的确远胜大明。而大明如果想凭自身的努力来缩小这种实力差距,只怕拖的时间越长,成功的可能性反而越小。
因为按照费策贤在图馆里所查到的资料来看,海汉平均每两年左右就会产生一支新舰队的编制,海军的实力扩充速度可谓十分惊人。而大明的状况却恰恰相反,为了能够有足够的军费支撑中原剿匪和北方御敌,朝廷不得不削减各地水师部队的开支,甚至取消了某些地方名存实亡的水师编制,以免让一些不作为的将领继续守着编制吃空饷。如今还能以齐装满员的舰队编制出海巡逻的水师部队,在大明海岸线上已经寥寥无几了。
此消彼长之下,双方在海上的实力差距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大,而对于这样的状况,费策贤也想不出能有什么解决办法。打肯定是没得打的,海汉舰队不但拥有坚船利炮,而且近年来一直在不断地与各路人马交战,这可不是闲散多年的大明水师能够匹敌的对象。除了毫无成效的抗议,大明方面几乎就没有其他能够作用于海汉的反击手段了。
费策贤坐在台下,很麻木听着白克思报出福建订购战船的信息,对于大明的前景越发难以看好。他虽然不是军事家,但在三亚接触到的信息多了,眼光早就胜过大明国内的文武官员,不难判断出两国的军事侧重差异和今后的变化趋势。明军会继续为了平定内忧外患而疲于奔命,昂贵的战争开支让大明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都难以抽出资源来组建海上武装部队挽回劣势,而海汉则会继续扩大现阶段的优势,进一步掌控大明漫长的海岸线,沿海各地与海汉暗通款曲或是如福建这样公然投靠的情况,在今后都只会越来越多。
费策贤来到三亚之后学会了一个道理,有些问题并不是钱可以解决的,还有一些问题是没钱就根本没办法解决。而如今的大明实在运气欠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